(38)新帝(上)
许安平即位,朝局顿生波澜。
首先是皇妃崔令仪并没有封为皇后,反而仅仅是个贵妃,这也算是对崔家的一种不可明说的羞辱。皇后之位则迟迟悬空。
朝中大臣私下揣测,或许新帝另有打算,等待合适时机另立后位。终于,有大臣按捺不住,趁朝议之时进言:“陛下,后宫事关国本,应尽早册立皇后,并充实六宫,以安社稷。”
此话一出,满殿静默,众人屏息以待。
许安平端坐龙椅之上,眼眸微垂,指尖轻敲着御案,半晌未语。殿中气氛凝滞,直到他忽而轻笑一声,眼神冷得透骨:“朕的家事,岂容尔等置喙?”话音刚落,他抬手一挥:“拖出去,杖毙。”
那朝臣尚未反应过来,便已被禁军拖出殿外,凄厉的哀嚎随即响起,在金銮殿中久久回荡。
无人敢再提后宫之事,朝堂自此噤若寒蝉。
按礼制,新帝为先皇守孝,应以日易月,守制叁十六日。然而,许安平连二十日都未坚持,便已沉溺于歌舞宴饮之中。
太极殿内,先帝梓宫尚未发引,素缟遍布,冷寂肃穆。而偏殿之中,新帝却彻夜笙歌,纵酒放宴,乐师奏曲,舞姬起舞,靡靡之音直冲殿宇。
更骇人听闻的是,他竟将太极殿内的素白帷幔尽数撤下,换作艳红色纱帐,宣称“此乃天子孝行,须与众不同”。有侍者不敢照办,他微微一笑,随手将酒液泼洒在先帝灵位前,语气淡漠:“朕都不忌讳,你们怕什么?”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忧心忡忡,联名上奏,劝谏新帝节哀持重,不可废弛国礼。然而折子递上去后,竟杳无音讯,直到数日后,一位劝谏的大臣突然暴病身亡,家人连夜收敛尸身,不敢多言。自此,再无官员敢议。
新帝不愿服丧,却命天下百姓依旧遵守叁年国丧,期间禁婚嫁、断酒肉,违者诛族。与此同时,他还借“孝行不同”之名,下令织造局以孝布裁制华服,赏赐给宠臣和男宠欢然,在宫中夜宴时穿着嬉戏。
百姓之苦,宫中之奢,形成了极端讽刺的对照。
太后听说了这些事情气得五脏郁结,胸口起伏不定,几乎要背过气去。
相思见状,连忙上前为她顺气,柔声宽慰:“母后,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御医说您这症候最忌动肝火。”
太后面色苍白,指尖死死攥着锦被,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逆子……这个逆子……让他来,让他滚过来!”她咬紧牙关,恨不得立刻闯到养心殿去,将许安平拽回来,狠狠责骂。
宫人们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小太监唯唯诺诺地禀报:“陛下、陛下在太液池与随从赏雪……”
“哪个随从?”太后的声音里透着尖利。
小太监结结巴巴道:“就是……就是欢然……”
话音未落,皇后手一抖,狠狠捶向床榻,一把扯断了帐幔上的坠子:“逆子!逆子!”
相思一边扶住母后,一边柔声劝慰。她亲自喂太后喝了药,又耐心地哄着母后午睡,待太后渐渐安稳下来,这才轻手轻脚地走出殿门,往太液池而去。
太液池的薄冰像面摔碎的菱花镜,倒映着天穹的铅灰色。相思沿着回廊走,锦缎鞋底碾过积雪发出细碎的呜咽。
宫人们沿着湖岸洒扫积雪,远远望去,银装素裹,清寒幽雅。玉树琼枝,仿若画卷,美得不似人间
然而再美的雪景,也遮不住人心的冷漠。
池畔一行人正缓缓行走。许安平身披狐裘,衣袂翻飞,脚步悠闲,显然心情颇佳。他侧身与人交谈,言笑晏晏,而那人,正是欢然。
许安平忽然停下脚步,握住欢然的手,轻轻放到唇边呵了几口气,欢然抬眸一笑,有着女人的柔婉顺从。
相思静静地看着,心中忽然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为自己当初的天真感到可笑,更为令仪现下的处境感到不幸。她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盈盈一礼:“给皇兄请安。”
许安平转过脸来时,眼底还残存着未褪尽的笑意,却像雪地上将熄的炭火,倏地冷成灰烬。他眉梢微扬,语气淡淡:“今日入宫,是去看望母后?”
相思点头,柔声劝慰着:“母后午后小憩,皇兄若得空,也去看看母后,母后念着皇兄,思念得很。”
谁知许安平却嗤笑一声,眼底透着不屑:“是嘛?朕倒是觉得,她是想训斥朕大逆不道吧?”他松开欢然的手,单手负于身后,语气冷漠:“朕是天子,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谁也别想拦着。”
相思心头微微一颤,仍是强自忍耐,想要动之以情:“可是父皇……”
话音未落,许安平忽然冷下脸来,目光森寒如冰刃,狰狞开口:“你给朕记住了,若是再多嘴一句,朕就把周述捆在太庙的铜柱上,命人以铁刷剐肉,让你亲眼看着,看你的好驸马如何变成一堆白骨!”
话音落下,风雪陡然变得更加冷冽,吹得相思脸颊生疼。她猛地睁大眼睛,瞳孔微微收缩,连呼吸都僵住了。
许安平随意拂袖,嘴角勾起一抹冷淡的笑:“记住了,莫要再忤逆朕。”他牵着欢然转身离去,雪地上留下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相思立在风中,整个人像是被冻住了一般。那句话犹如毒蛇,死死缠绕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当夜,她惊醒了叁次,梦魇缠身,一闭眼,便是血淋淋的画面,铜柱上鲜血淋漓,铁刷一下一下刮下皮肉,白骨森森……
每一次,周述都会立刻坐起身,伸手将她搂入怀中,他臂弯圈出的暖意像绣绷上抽离的丝线,一寸寸裹住她冷汗涔涔的脊背:“没事了,梦都是假的。我在呢,我在,相思。”他吻着她的发顶,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
可相思的身子还是僵着,半晌都没说话。
起初,她并不愿意告诉他梦魇的由来,咬着嘴唇,眼神躲闪,像只受惊的小兽。周述却执着得很,几次追问,她才战战兢兢地把许安平的话告诉他,声音微微发颤:“大哥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的……他能说,他就敢做。”
周述听完,理了理她的长发,说她胆子小,皇帝只是吓唬吓唬他。
可相思却摇了摇头,事关周述,她没办法一笑了之,她的眼中藏着难以言说的恐惧,声音低得像风中落叶:“你不知道,他看着我的时候,有多认真,多可怕……”
周述叹了口气,眼底划过一抹暗色,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咱们不惹他就没事了。母后身体若是好些,你就赶紧回来住吧。你一个人在宫里,我也不放心。”
相思听着这话,心中不知为何更觉不安,抬头望他,迟疑问道:“皇兄可有在朝堂上为难你?”
周述笑了笑,神色一如往常,语气轻松:“我不过是个闲职,他懒得理我。”
可源源不断的传闻,总是从宫中流出来,纷纷扬扬,落入相思耳中,每一件都像是一把刀,锋利而冰冷,却又透着荒唐的恐怖。
——许安平因不耐烦礼部官员劝谏,竟当着百官的面,命人点起烈焰,将那人活活烧死,焚尸时,焦臭味弥漫大殿,浓烟滚滚,惊得群臣噤若寒蝉。
——平南王,先帝的胞弟,因曾在先帝面前诋毁过许安平,如今被新帝记恨,活活打断脊梁,扔进兽笼,与一只大猴子同食同寝,日日受辱。许安平甚至会带着朝臣前去“参观”,戏谑地称之为“御览奇观”。
——先帝生前宠爱的妾室郑昭容,因为年轻时打过欢然,被许安平强令剃去青丝,换上男子装束,与欢然一同跳舞侍奉。几日后,兴致已尽,便将她随手赏赐给一名年老的宦官,让她做“对食”……
种种恶行,骇人听闻。
相思终于得了许安平的准允,得以入宫探望崔令仪。冬日的午后,阳光淡淡地洒在宫墙之上,却难掩这偌大皇宫的冷意。相思踏入殿中,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榻上的崔令仪。
她消瘦了许多,昔日那份温婉灵动已被宫廷岁月细细打磨,换成了一种端庄雍容的静美,可那美之下,却是掩藏不住的憔悴与疲惫。她披着一件雪白狐裘,肤色更显苍白,薄唇微微抿着,连笑意都染上了一丝力不从心,虚弱地一晃而散。她轻咳几声,手指隐隐发颤,却仍旧端着一副从容的姿态。
相思心中一紧,快步上前,握住她微凉的手,声音轻柔:“皇兄待你还好吗?”
崔令仪勉强一笑,语气淡淡:“他几乎不来看我,我不过是摆设罢了。但至少……还算平安,比起旁人,也算是运气好了。”
这句话平静得近乎无波,可相思听得心里却泛起了苦涩。如果当初许安宗可以对她有心,今日的令仪是不是可以过一种更愉悦的生活?
她不忍心再听令仪说这些冷淡的话,便拉着她出了殿,漫步向慎思堂而去。
慎思堂依旧静立在宫苑深处,只是宫中暂时没有适龄的皇子公主前来学习。相思踏进堂内,目光缓缓扫过那些熟悉的案几与书卷,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的自己,趴在书案上偷偷画小人,被夫子用戒尺轻轻敲打指尖的模样。
她走到从前坐过的位子,伸手抚上桌案,指尖触及一道细微的刻痕。她一怔,轻笑道:“还记得吗?我总是上课走神,在桌上乱刻乱画,夫子罚我抄《论语》十遍。”
崔令仪苍白指节划过那道刻痕,竟笑出几分鲜活气:“当然记得,你抄到第叁遍就开始求我帮忙。”
相思挑眉:“你可没有帮我。”
崔令仪唇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对少女时代的留恋:“可我把你偷偷藏的糖送给了夫子,夫子心情好,罚你五遍就算了。”
相思听得一愣,随即忍俊不禁,笑着摇头:“原来是你在背后耍的心眼儿。”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可笑意未及眸底,便又被现实碾碎,徒留一丝叹息。
崔令仪的目光渐渐落在堂前第一排的座位上,神色有些恍惚。相思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道:“叁哥以前总是认真用功,我叫他来后面坐,他都不肯。”
崔令仪的眼神似被风吹皱的湖面,浮起点点波澜,神色温柔而怅然:“是啊,他总是凡事都要尽善尽美,从不肯将心里的话告诉任何人。”她的声音很轻,像是一声无奈的叹息,随即垂下眼帘,不愿让人看透她的思绪。
首先是皇妃崔令仪并没有封为皇后,反而仅仅是个贵妃,这也算是对崔家的一种不可明说的羞辱。皇后之位则迟迟悬空。
朝中大臣私下揣测,或许新帝另有打算,等待合适时机另立后位。终于,有大臣按捺不住,趁朝议之时进言:“陛下,后宫事关国本,应尽早册立皇后,并充实六宫,以安社稷。”
此话一出,满殿静默,众人屏息以待。
许安平端坐龙椅之上,眼眸微垂,指尖轻敲着御案,半晌未语。殿中气氛凝滞,直到他忽而轻笑一声,眼神冷得透骨:“朕的家事,岂容尔等置喙?”话音刚落,他抬手一挥:“拖出去,杖毙。”
那朝臣尚未反应过来,便已被禁军拖出殿外,凄厉的哀嚎随即响起,在金銮殿中久久回荡。
无人敢再提后宫之事,朝堂自此噤若寒蝉。
按礼制,新帝为先皇守孝,应以日易月,守制叁十六日。然而,许安平连二十日都未坚持,便已沉溺于歌舞宴饮之中。
太极殿内,先帝梓宫尚未发引,素缟遍布,冷寂肃穆。而偏殿之中,新帝却彻夜笙歌,纵酒放宴,乐师奏曲,舞姬起舞,靡靡之音直冲殿宇。
更骇人听闻的是,他竟将太极殿内的素白帷幔尽数撤下,换作艳红色纱帐,宣称“此乃天子孝行,须与众不同”。有侍者不敢照办,他微微一笑,随手将酒液泼洒在先帝灵位前,语气淡漠:“朕都不忌讳,你们怕什么?”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忧心忡忡,联名上奏,劝谏新帝节哀持重,不可废弛国礼。然而折子递上去后,竟杳无音讯,直到数日后,一位劝谏的大臣突然暴病身亡,家人连夜收敛尸身,不敢多言。自此,再无官员敢议。
新帝不愿服丧,却命天下百姓依旧遵守叁年国丧,期间禁婚嫁、断酒肉,违者诛族。与此同时,他还借“孝行不同”之名,下令织造局以孝布裁制华服,赏赐给宠臣和男宠欢然,在宫中夜宴时穿着嬉戏。
百姓之苦,宫中之奢,形成了极端讽刺的对照。
太后听说了这些事情气得五脏郁结,胸口起伏不定,几乎要背过气去。
相思见状,连忙上前为她顺气,柔声宽慰:“母后,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御医说您这症候最忌动肝火。”
太后面色苍白,指尖死死攥着锦被,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逆子……这个逆子……让他来,让他滚过来!”她咬紧牙关,恨不得立刻闯到养心殿去,将许安平拽回来,狠狠责骂。
宫人们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小太监唯唯诺诺地禀报:“陛下、陛下在太液池与随从赏雪……”
“哪个随从?”太后的声音里透着尖利。
小太监结结巴巴道:“就是……就是欢然……”
话音未落,皇后手一抖,狠狠捶向床榻,一把扯断了帐幔上的坠子:“逆子!逆子!”
相思一边扶住母后,一边柔声劝慰。她亲自喂太后喝了药,又耐心地哄着母后午睡,待太后渐渐安稳下来,这才轻手轻脚地走出殿门,往太液池而去。
太液池的薄冰像面摔碎的菱花镜,倒映着天穹的铅灰色。相思沿着回廊走,锦缎鞋底碾过积雪发出细碎的呜咽。
宫人们沿着湖岸洒扫积雪,远远望去,银装素裹,清寒幽雅。玉树琼枝,仿若画卷,美得不似人间
然而再美的雪景,也遮不住人心的冷漠。
池畔一行人正缓缓行走。许安平身披狐裘,衣袂翻飞,脚步悠闲,显然心情颇佳。他侧身与人交谈,言笑晏晏,而那人,正是欢然。
许安平忽然停下脚步,握住欢然的手,轻轻放到唇边呵了几口气,欢然抬眸一笑,有着女人的柔婉顺从。
相思静静地看着,心中忽然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为自己当初的天真感到可笑,更为令仪现下的处境感到不幸。她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盈盈一礼:“给皇兄请安。”
许安平转过脸来时,眼底还残存着未褪尽的笑意,却像雪地上将熄的炭火,倏地冷成灰烬。他眉梢微扬,语气淡淡:“今日入宫,是去看望母后?”
相思点头,柔声劝慰着:“母后午后小憩,皇兄若得空,也去看看母后,母后念着皇兄,思念得很。”
谁知许安平却嗤笑一声,眼底透着不屑:“是嘛?朕倒是觉得,她是想训斥朕大逆不道吧?”他松开欢然的手,单手负于身后,语气冷漠:“朕是天子,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谁也别想拦着。”
相思心头微微一颤,仍是强自忍耐,想要动之以情:“可是父皇……”
话音未落,许安平忽然冷下脸来,目光森寒如冰刃,狰狞开口:“你给朕记住了,若是再多嘴一句,朕就把周述捆在太庙的铜柱上,命人以铁刷剐肉,让你亲眼看着,看你的好驸马如何变成一堆白骨!”
话音落下,风雪陡然变得更加冷冽,吹得相思脸颊生疼。她猛地睁大眼睛,瞳孔微微收缩,连呼吸都僵住了。
许安平随意拂袖,嘴角勾起一抹冷淡的笑:“记住了,莫要再忤逆朕。”他牵着欢然转身离去,雪地上留下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相思立在风中,整个人像是被冻住了一般。那句话犹如毒蛇,死死缠绕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当夜,她惊醒了叁次,梦魇缠身,一闭眼,便是血淋淋的画面,铜柱上鲜血淋漓,铁刷一下一下刮下皮肉,白骨森森……
每一次,周述都会立刻坐起身,伸手将她搂入怀中,他臂弯圈出的暖意像绣绷上抽离的丝线,一寸寸裹住她冷汗涔涔的脊背:“没事了,梦都是假的。我在呢,我在,相思。”他吻着她的发顶,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
可相思的身子还是僵着,半晌都没说话。
起初,她并不愿意告诉他梦魇的由来,咬着嘴唇,眼神躲闪,像只受惊的小兽。周述却执着得很,几次追问,她才战战兢兢地把许安平的话告诉他,声音微微发颤:“大哥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的……他能说,他就敢做。”
周述听完,理了理她的长发,说她胆子小,皇帝只是吓唬吓唬他。
可相思却摇了摇头,事关周述,她没办法一笑了之,她的眼中藏着难以言说的恐惧,声音低得像风中落叶:“你不知道,他看着我的时候,有多认真,多可怕……”
周述叹了口气,眼底划过一抹暗色,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咱们不惹他就没事了。母后身体若是好些,你就赶紧回来住吧。你一个人在宫里,我也不放心。”
相思听着这话,心中不知为何更觉不安,抬头望他,迟疑问道:“皇兄可有在朝堂上为难你?”
周述笑了笑,神色一如往常,语气轻松:“我不过是个闲职,他懒得理我。”
可源源不断的传闻,总是从宫中流出来,纷纷扬扬,落入相思耳中,每一件都像是一把刀,锋利而冰冷,却又透着荒唐的恐怖。
——许安平因不耐烦礼部官员劝谏,竟当着百官的面,命人点起烈焰,将那人活活烧死,焚尸时,焦臭味弥漫大殿,浓烟滚滚,惊得群臣噤若寒蝉。
——平南王,先帝的胞弟,因曾在先帝面前诋毁过许安平,如今被新帝记恨,活活打断脊梁,扔进兽笼,与一只大猴子同食同寝,日日受辱。许安平甚至会带着朝臣前去“参观”,戏谑地称之为“御览奇观”。
——先帝生前宠爱的妾室郑昭容,因为年轻时打过欢然,被许安平强令剃去青丝,换上男子装束,与欢然一同跳舞侍奉。几日后,兴致已尽,便将她随手赏赐给一名年老的宦官,让她做“对食”……
种种恶行,骇人听闻。
相思终于得了许安平的准允,得以入宫探望崔令仪。冬日的午后,阳光淡淡地洒在宫墙之上,却难掩这偌大皇宫的冷意。相思踏入殿中,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榻上的崔令仪。
她消瘦了许多,昔日那份温婉灵动已被宫廷岁月细细打磨,换成了一种端庄雍容的静美,可那美之下,却是掩藏不住的憔悴与疲惫。她披着一件雪白狐裘,肤色更显苍白,薄唇微微抿着,连笑意都染上了一丝力不从心,虚弱地一晃而散。她轻咳几声,手指隐隐发颤,却仍旧端着一副从容的姿态。
相思心中一紧,快步上前,握住她微凉的手,声音轻柔:“皇兄待你还好吗?”
崔令仪勉强一笑,语气淡淡:“他几乎不来看我,我不过是摆设罢了。但至少……还算平安,比起旁人,也算是运气好了。”
这句话平静得近乎无波,可相思听得心里却泛起了苦涩。如果当初许安宗可以对她有心,今日的令仪是不是可以过一种更愉悦的生活?
她不忍心再听令仪说这些冷淡的话,便拉着她出了殿,漫步向慎思堂而去。
慎思堂依旧静立在宫苑深处,只是宫中暂时没有适龄的皇子公主前来学习。相思踏进堂内,目光缓缓扫过那些熟悉的案几与书卷,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的自己,趴在书案上偷偷画小人,被夫子用戒尺轻轻敲打指尖的模样。
她走到从前坐过的位子,伸手抚上桌案,指尖触及一道细微的刻痕。她一怔,轻笑道:“还记得吗?我总是上课走神,在桌上乱刻乱画,夫子罚我抄《论语》十遍。”
崔令仪苍白指节划过那道刻痕,竟笑出几分鲜活气:“当然记得,你抄到第叁遍就开始求我帮忙。”
相思挑眉:“你可没有帮我。”
崔令仪唇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对少女时代的留恋:“可我把你偷偷藏的糖送给了夫子,夫子心情好,罚你五遍就算了。”
相思听得一愣,随即忍俊不禁,笑着摇头:“原来是你在背后耍的心眼儿。”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可笑意未及眸底,便又被现实碾碎,徒留一丝叹息。
崔令仪的目光渐渐落在堂前第一排的座位上,神色有些恍惚。相思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道:“叁哥以前总是认真用功,我叫他来后面坐,他都不肯。”
崔令仪的眼神似被风吹皱的湖面,浮起点点波澜,神色温柔而怅然:“是啊,他总是凡事都要尽善尽美,从不肯将心里的话告诉任何人。”她的声音很轻,像是一声无奈的叹息,随即垂下眼帘,不愿让人看透她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