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静了静,柔声道:“好了,吃饭吧。是母后不好,不该和你提起这些烦心事的。”
沈令月也知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她抱怨再多也没什么用,可还是忍不住道:“二哥暂且不提,大哥要是再不做点什么来挽回他在父皇心中的印象,父皇可就真的要对他彻底失望了。”
沈跃现在的境况很不好,虽然圣旨上只简短地说了面壁思过这四个字,但被禁足东宫就意味着不能再陪朝听政,甚至连胡威武都被调离了东宫,虽说是被提拔为中书令的缘故,但胡威武身为皇帝最看重的亲信大臣之一,此番调离可以说是表明了皇帝现在的心思,那就是他对沈跃这个太子当得很不满意!
幸好其余几个皇子都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威胁,要不然才是真的糟了。
沈令月甚至想着,若是她二哥没有腿疾,那这个东宫太子之位可能就要换人了,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遗憾。但无论如何,现在的情形都已经够糟的了。
皇后何尝不明白她的想法?她甚至比沈令月还要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就在圣旨颁布的前一晚,皇帝就来了她这里,和她进行了一场深谈,反思往日里对于这两个孩子的教育。
“空有心思,却无手腕,不能堪当储君之职。”这是皇帝给沈跃的评价,他在话里话外都表达了对这个孩子的不满,对在这一次事件中这孩子所使用的手段的失望。
她又能如何呢?只能以皇后和妻子的身份在一旁劝慰和自责而已。
这些事情,皇后不欲与女儿多言,她明白沈令月要是知道了这些一定更加不能安心,因此只道:“好了,这些事不是你一个姑娘家该想的,你父皇纵是对你大哥有再多不满,对你也依然会疼宠如故,你只要开开心心的就成。”
“女儿怎么能不想?”沈令月抿唇,“当初舅舅要去幽州兴修水利,我就说大哥该跟着去,也能做出点实绩,他偏不去。现在好了,他就是把整个百支渠都修完,也难消父皇心头的失望了。”
皇后一愣,她倒没想过沈令月曾经劝过沈跃跟着去兴修水利,这也的确是个良策,又能得实绩民心,又能让陛下慰怀,心中不禁五味杂陈,既为生出了这么个玲珑剔透的女儿而感到骄傲,又隐隐有些忧心,再想起陛下之前和她说过的话,更是对长子失望起来。
相比起在这里满心满眼为兄长打算的沈令月,沈跃这个兄长就做得实在太不够格了,得知苏力金欲谋娶亲妹,他不想着如何护住妹妹,反而以此为筹码来要挟谢初,落差之大,饶是连皇后都看不过眼,觉得两个儿子实在冷情,更心疼起小女儿来。
兄弟俩合谋算计亲妹,真是亏他们做得出来!
一想到这一点,皇后就不怎么担心长子了,觉得这些都是他咎由自取,用不着旁人多操心,反而是面前的小女儿更要好好呵护,便搂住沈令月柔声安慰了一番,让她不要多想,又是拿旁事打趣,又是让尚宫呈上几盒子时新的头面首饰来,直到终于转移了沈令月的注意力,让她展颜开怀,这才罢了。
至于那兄弟两个暗地里算计沈令月的事,她只字未提,这件事她和陛下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永远也不对沈令月提起,以免寒了爱女的心,对沈令月而言,她永远都有两个宠她爱她的兄长,而非背后算计的冷酷谋客。
*
因为这一场孟邑王子被刺风波,可以说,今年的一整个六月都是在所有人的提心吊胆中度过的,好在这件事终于在六月下旬有了定论,到了六月底更是尘埃落定,让一众人都松了口气。
而随着七月的到来,另外一件大事也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三公主的及笄大典。
公主及笄本就为大事一件,再加上沈令月还是帝后两人唯一的嫡亲女儿,帝后二人奉若掌上明珠,更是轻视不得,因此早在半个月前礼部就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及至七月初才终于把一切都弄好了,列了单子请帝后二人核查过目。
礼部是在咨询了皇帝的意思之后才着手开始准备的,因此呈上来的单子很是符合皇帝心意,倒是皇后看了,觉得太过奢华,有所不妥。
她对皇帝进言道:“公主及笄本来就有惯例,延庆与宣惠的及笄大典也都是按着礼制来的,令儿却要比她们都奢华了一倍,陛下,这有违礼制。”延庆与宣惠是已经出嫁的大公主与二公主的封号,因为是皇帝在登基前与下人所生的孩子,并不怎么受宠,在更多时候,皇帝都是记不起来有这么两个女儿的,或者说是不在乎。
如今也是一样,皇帝摆摆手,浑不在意道:“这有什么,令儿是朕唯一的嫡女,她的一切待遇就该凌驾在她所有的姐妹之上,让别人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免得养大了别人的心,再出第二个常平来。”
皇后恳切道:“臣妾也和陛下一样疼爱令儿,想让她得到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可此番布置的确有违礼制,陛下就是想给令儿独一无二的待遇,也要为令儿想想,陛下如此做法,岂不是把令儿置于悠悠众口之前吗?这让朝臣怎么看她?天下人怎么看她?”
皇帝点点头:“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你担心的这些都不会发生,朕已经决定了,要给令儿一个盛大的及笄大典,让天下女子都羡慕咱们的女儿。”他笑着握住皇后的手,“你呀,只需要安安心心地在这里待着,给令儿打点好一切就好。”
就在帝后二人为此交换意见的同时,谢初也在下朝后来到了鸣轩殿,说起了及笄大典一事,说的却是新上任的中书令胡威武认为如此规模的及笄大典太过奢华、有违礼制,反对皇帝带头违制一事。
沈令月听了,却没急着问下文,而是道:“那帮御史没说些什么?往常有这些事,他们可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的。”
谢初嗤笑一声,喝了口茶:“陛下连罢两任御史中台,还没有任命最新的,他们怎么会在这时站出来碍陛下的眼?更别提纪鸣容和岑勤还因为你被罢了官,”他玩笑道,“说不定在御史台里,所有人都变得闻三公主色变了。”
沈令月不满地看着他:“岑勤被罢官还勉勉强强能和我沾点边,纪鸣容那完全就是他咎由自取,要不是他结党营私,触犯了为官的底线,父皇能罢免他?岑勤尚有起复的可能,纪鸣容却是完全没可能了。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你居然也这么以为,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见玩笑有兜不住的趋势,谢初连忙解释道:“我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区别,可他们看不出来啊,看得出来的就更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头了。”
沈令月勉强接受了他这个解释,比起置气,她还是更想知道接下来的事:“好吧,那胡威武既然出来反对,父皇怎么说?”
谢初清了清嗓子,从容不迫地学起皇帝的话来:“爱卿此言差矣,礼制本为人制,自古以来,每朝每代都有所修撰,朕身为天子,难不成连这一点修撰礼制的权利都没有吗?礼官何在?记下来,从今往后,凡嫡公主年满十五而未有胞妹者,及笄大典皆照此例,以为效仿。”
他说着,对沈令月莞尔一笑:“看来陛下当真宠你,这么一来,不仅堵住了群臣之口,就是往后皇后娘娘再生了个公主,待遇也越不过你去了。”
第85章 及笄
沈令月先是一惊, 但很快就弯眉笑了起来,带着几分自得与傲然道:“那是自然,父皇这么多年来也只和母后生了我这么一个女儿, 不疼我疼谁?”
谢初故作感叹:“是啊,都为了你专门修撰礼制了,普天之下, 恐怕也只有你才能有这个资格得这份殊荣了。”他含笑望着沈令月,“我可是打听过了,当初太子殿下行冠礼时, 可也是按着古礼规制来的,没像你一样越了礼制。”
沈令月正色道:“大哥是太子,自然要恪守礼仪, 遵循古礼旧制。我就不一样了。”她冲谢初嫣然一笑,“谁让我是个姑娘家,又是父皇母后唯一的女儿, 大夏的嫡长公主呢, 自然要与他人有所不同了。”
谢初挑眉:“那你对不同的要求还真是高。”
“不是我,是父皇。”沈令月纠正。
“但陛下是为了你才这么做的。”
“那又如何?”沈令月不以为然,“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前朝的程家学说兴盛百年, 被多少学子奉为圭臬, 还不是说废就废了?它的礼学一篇在当时可是被广泛认可,写进了礼制之中的,现在还不是一点踪影都没了?”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团扇, 一边抚摸着上面精致的苏绣花纹,一边道:“修撰礼制这四个字听上去不同寻常,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改变而已,完全不需要你们这么严肃地对待。”
谢初笑了:“你这说法倒是新鲜。不过我要澄清一句,严肃对待的不是我,是咱们新上任的中书令大人,而且他是觉得陛下这么做太过奢靡浪费才反对的,不过是借了礼制的名头罢了,你信不信就算陛下改了礼制,下一次的朝议上他也还是会反对此事,让陛下以节俭为主。”
“节俭是好事。”沈令月道,“可大夏现在国库充实,偶尔来一次又有什么要紧的?又不是每年都这么搞。父皇不是已经说了吗,只有年满十五还未有胞妹的嫡公主才会有这种规模的及笄大典,其余的都是依照旧制,几十年都未必能有一回,他好意思拿这点来劝谏父皇吗。”
“我看他挺好意思的。”谢初回想了一下紫宸殿上胡威武正儿八经的神色,“我觉得陛下就不该把他提拔为中书令,应该让他去当御史中台,御史台可比中书省要适合他。说不定他还会因此感激涕零,觉得陛下终于理解了他呢。”
沈令月随口道:“就他那个性子,当什么官都是一样的。不过我也觉得父皇这次的提拔有些过了,按理来说徐暨才是中书令的最佳人选,然后让舅舅兼任兵部尚书……”她渐渐止住了话音。
“怎么了?”谢初问道,他正听着呢,怎么就忽然停住了。
沈令月沉默片刻,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只不过觉得说这些没有意思。”
谢初道:“是吗?我不觉得,你说的挺好的,我跟你的想法也都差不多,不过陛下应当不会让我爹兼任兵部尚书。”
“表哥,”沈令月看向他,“你难得见一次我,就是为了来跟我说这些无聊事的吗?”
沈令月也知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她抱怨再多也没什么用,可还是忍不住道:“二哥暂且不提,大哥要是再不做点什么来挽回他在父皇心中的印象,父皇可就真的要对他彻底失望了。”
沈跃现在的境况很不好,虽然圣旨上只简短地说了面壁思过这四个字,但被禁足东宫就意味着不能再陪朝听政,甚至连胡威武都被调离了东宫,虽说是被提拔为中书令的缘故,但胡威武身为皇帝最看重的亲信大臣之一,此番调离可以说是表明了皇帝现在的心思,那就是他对沈跃这个太子当得很不满意!
幸好其余几个皇子都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威胁,要不然才是真的糟了。
沈令月甚至想着,若是她二哥没有腿疾,那这个东宫太子之位可能就要换人了,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遗憾。但无论如何,现在的情形都已经够糟的了。
皇后何尝不明白她的想法?她甚至比沈令月还要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就在圣旨颁布的前一晚,皇帝就来了她这里,和她进行了一场深谈,反思往日里对于这两个孩子的教育。
“空有心思,却无手腕,不能堪当储君之职。”这是皇帝给沈跃的评价,他在话里话外都表达了对这个孩子的不满,对在这一次事件中这孩子所使用的手段的失望。
她又能如何呢?只能以皇后和妻子的身份在一旁劝慰和自责而已。
这些事情,皇后不欲与女儿多言,她明白沈令月要是知道了这些一定更加不能安心,因此只道:“好了,这些事不是你一个姑娘家该想的,你父皇纵是对你大哥有再多不满,对你也依然会疼宠如故,你只要开开心心的就成。”
“女儿怎么能不想?”沈令月抿唇,“当初舅舅要去幽州兴修水利,我就说大哥该跟着去,也能做出点实绩,他偏不去。现在好了,他就是把整个百支渠都修完,也难消父皇心头的失望了。”
皇后一愣,她倒没想过沈令月曾经劝过沈跃跟着去兴修水利,这也的确是个良策,又能得实绩民心,又能让陛下慰怀,心中不禁五味杂陈,既为生出了这么个玲珑剔透的女儿而感到骄傲,又隐隐有些忧心,再想起陛下之前和她说过的话,更是对长子失望起来。
相比起在这里满心满眼为兄长打算的沈令月,沈跃这个兄长就做得实在太不够格了,得知苏力金欲谋娶亲妹,他不想着如何护住妹妹,反而以此为筹码来要挟谢初,落差之大,饶是连皇后都看不过眼,觉得两个儿子实在冷情,更心疼起小女儿来。
兄弟俩合谋算计亲妹,真是亏他们做得出来!
一想到这一点,皇后就不怎么担心长子了,觉得这些都是他咎由自取,用不着旁人多操心,反而是面前的小女儿更要好好呵护,便搂住沈令月柔声安慰了一番,让她不要多想,又是拿旁事打趣,又是让尚宫呈上几盒子时新的头面首饰来,直到终于转移了沈令月的注意力,让她展颜开怀,这才罢了。
至于那兄弟两个暗地里算计沈令月的事,她只字未提,这件事她和陛下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永远也不对沈令月提起,以免寒了爱女的心,对沈令月而言,她永远都有两个宠她爱她的兄长,而非背后算计的冷酷谋客。
*
因为这一场孟邑王子被刺风波,可以说,今年的一整个六月都是在所有人的提心吊胆中度过的,好在这件事终于在六月下旬有了定论,到了六月底更是尘埃落定,让一众人都松了口气。
而随着七月的到来,另外一件大事也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三公主的及笄大典。
公主及笄本就为大事一件,再加上沈令月还是帝后两人唯一的嫡亲女儿,帝后二人奉若掌上明珠,更是轻视不得,因此早在半个月前礼部就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及至七月初才终于把一切都弄好了,列了单子请帝后二人核查过目。
礼部是在咨询了皇帝的意思之后才着手开始准备的,因此呈上来的单子很是符合皇帝心意,倒是皇后看了,觉得太过奢华,有所不妥。
她对皇帝进言道:“公主及笄本来就有惯例,延庆与宣惠的及笄大典也都是按着礼制来的,令儿却要比她们都奢华了一倍,陛下,这有违礼制。”延庆与宣惠是已经出嫁的大公主与二公主的封号,因为是皇帝在登基前与下人所生的孩子,并不怎么受宠,在更多时候,皇帝都是记不起来有这么两个女儿的,或者说是不在乎。
如今也是一样,皇帝摆摆手,浑不在意道:“这有什么,令儿是朕唯一的嫡女,她的一切待遇就该凌驾在她所有的姐妹之上,让别人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免得养大了别人的心,再出第二个常平来。”
皇后恳切道:“臣妾也和陛下一样疼爱令儿,想让她得到天底下最好的东西,可此番布置的确有违礼制,陛下就是想给令儿独一无二的待遇,也要为令儿想想,陛下如此做法,岂不是把令儿置于悠悠众口之前吗?这让朝臣怎么看她?天下人怎么看她?”
皇帝点点头:“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你担心的这些都不会发生,朕已经决定了,要给令儿一个盛大的及笄大典,让天下女子都羡慕咱们的女儿。”他笑着握住皇后的手,“你呀,只需要安安心心地在这里待着,给令儿打点好一切就好。”
就在帝后二人为此交换意见的同时,谢初也在下朝后来到了鸣轩殿,说起了及笄大典一事,说的却是新上任的中书令胡威武认为如此规模的及笄大典太过奢华、有违礼制,反对皇帝带头违制一事。
沈令月听了,却没急着问下文,而是道:“那帮御史没说些什么?往常有这些事,他们可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的。”
谢初嗤笑一声,喝了口茶:“陛下连罢两任御史中台,还没有任命最新的,他们怎么会在这时站出来碍陛下的眼?更别提纪鸣容和岑勤还因为你被罢了官,”他玩笑道,“说不定在御史台里,所有人都变得闻三公主色变了。”
沈令月不满地看着他:“岑勤被罢官还勉勉强强能和我沾点边,纪鸣容那完全就是他咎由自取,要不是他结党营私,触犯了为官的底线,父皇能罢免他?岑勤尚有起复的可能,纪鸣容却是完全没可能了。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你居然也这么以为,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见玩笑有兜不住的趋势,谢初连忙解释道:“我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区别,可他们看不出来啊,看得出来的就更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头了。”
沈令月勉强接受了他这个解释,比起置气,她还是更想知道接下来的事:“好吧,那胡威武既然出来反对,父皇怎么说?”
谢初清了清嗓子,从容不迫地学起皇帝的话来:“爱卿此言差矣,礼制本为人制,自古以来,每朝每代都有所修撰,朕身为天子,难不成连这一点修撰礼制的权利都没有吗?礼官何在?记下来,从今往后,凡嫡公主年满十五而未有胞妹者,及笄大典皆照此例,以为效仿。”
他说着,对沈令月莞尔一笑:“看来陛下当真宠你,这么一来,不仅堵住了群臣之口,就是往后皇后娘娘再生了个公主,待遇也越不过你去了。”
第85章 及笄
沈令月先是一惊, 但很快就弯眉笑了起来,带着几分自得与傲然道:“那是自然,父皇这么多年来也只和母后生了我这么一个女儿, 不疼我疼谁?”
谢初故作感叹:“是啊,都为了你专门修撰礼制了,普天之下, 恐怕也只有你才能有这个资格得这份殊荣了。”他含笑望着沈令月,“我可是打听过了,当初太子殿下行冠礼时, 可也是按着古礼规制来的,没像你一样越了礼制。”
沈令月正色道:“大哥是太子,自然要恪守礼仪, 遵循古礼旧制。我就不一样了。”她冲谢初嫣然一笑,“谁让我是个姑娘家,又是父皇母后唯一的女儿, 大夏的嫡长公主呢, 自然要与他人有所不同了。”
谢初挑眉:“那你对不同的要求还真是高。”
“不是我,是父皇。”沈令月纠正。
“但陛下是为了你才这么做的。”
“那又如何?”沈令月不以为然,“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前朝的程家学说兴盛百年, 被多少学子奉为圭臬, 还不是说废就废了?它的礼学一篇在当时可是被广泛认可,写进了礼制之中的,现在还不是一点踪影都没了?”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团扇, 一边抚摸着上面精致的苏绣花纹,一边道:“修撰礼制这四个字听上去不同寻常,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改变而已,完全不需要你们这么严肃地对待。”
谢初笑了:“你这说法倒是新鲜。不过我要澄清一句,严肃对待的不是我,是咱们新上任的中书令大人,而且他是觉得陛下这么做太过奢靡浪费才反对的,不过是借了礼制的名头罢了,你信不信就算陛下改了礼制,下一次的朝议上他也还是会反对此事,让陛下以节俭为主。”
“节俭是好事。”沈令月道,“可大夏现在国库充实,偶尔来一次又有什么要紧的?又不是每年都这么搞。父皇不是已经说了吗,只有年满十五还未有胞妹的嫡公主才会有这种规模的及笄大典,其余的都是依照旧制,几十年都未必能有一回,他好意思拿这点来劝谏父皇吗。”
“我看他挺好意思的。”谢初回想了一下紫宸殿上胡威武正儿八经的神色,“我觉得陛下就不该把他提拔为中书令,应该让他去当御史中台,御史台可比中书省要适合他。说不定他还会因此感激涕零,觉得陛下终于理解了他呢。”
沈令月随口道:“就他那个性子,当什么官都是一样的。不过我也觉得父皇这次的提拔有些过了,按理来说徐暨才是中书令的最佳人选,然后让舅舅兼任兵部尚书……”她渐渐止住了话音。
“怎么了?”谢初问道,他正听着呢,怎么就忽然停住了。
沈令月沉默片刻,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只不过觉得说这些没有意思。”
谢初道:“是吗?我不觉得,你说的挺好的,我跟你的想法也都差不多,不过陛下应当不会让我爹兼任兵部尚书。”
“表哥,”沈令月看向他,“你难得见一次我,就是为了来跟我说这些无聊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