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求生者,有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又如食药充饥,自贻其害。由此可知,求生不能有妄心妄念。妄心动,则必死。
人生在世,苍天赋我以性理,父母生我以身命,头圆以象天,足方以象地。性命阴阳,其顺逆变化,与大道同其出入;纲常伦理,与天地共其体用。周身内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养我之生。本无死我之地,只因情欲妄动之心不息,所以才有死我之路。
死之徒岂止十三?譬如贪声色,声色即是死地;贪货财,货财即是死地;贪名贪势,名势便是死地;溺于好恶,好恶亦是死地;为恶不为善,重物不重德,为私不为公等等,皆是取死之途。
人身这个假幻凡躯,甚至不如一石一木,非常脆弱。怎奈人不珍惜,岂不悲乎?若是正命而死,身虽死而性不灭,形虽坏而理犹存,其死也死于生地。正命而死,善终之亡,死之后神识逍遥,身心自在。此便是“死于生也”。若是一生恣情纵欲,妄动妄为,凡心不了,心中之“死事”丛生,意念之恶根不断,因贪生而丧其命,因妄动而害其身。犹如飞蛾投火,自取身亡也。此便是“死于死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句是接上文之义再申明之,提问:因何原因动之于死地?人之妄动而死,只因其随波逐浪,顺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贪嗔(chēn怒,生气)痴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梦死即自杀。身虽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头;将死之时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圣祖怜悯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从根本发脚处,试问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有身在世,如匆匆过客,如过眼烟云。诚如佛祖在《金刚经》中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虽说可百年,本不长久,欲求长生,当向不生不死中去求。此“不生不死处”,就是人之真性,它不增不减,无欠无余,湛然圆满,寂然不动。与天地共体,与大道长存。知之于此,求之于此,修之于此,养之于此,用之于此,则性命可立,生死可了。
世人只知贪生,追求健康长寿,而不知养性惜命之理。世间确有人,虽功名富贵,利欲声色,人间享受,样样丰厚。为了贪己之生,而害他生。吃了家生吃野生,天上所飞,地上所行,大至鲸,小至蚁,无所不食。虽衣锦食厚,虽名高位显,但其所损之天德,所造之恶业,却难以用金钱富贵所抵偿。到头来,他之命来索我之命,何处躲藏?此乃欲厚我之生,反而害了我生。此即“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义。
空净师曰:“老残病弱性命危,修真可夺童春回,添油接命速救护,返魂续灯抱玉归。”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理。人,是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穷尽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体与肉体之间良好的结合,维持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之日的到来,故而形成千门万派,供后人因才选用。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给全息性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能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随常道顺变。把握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为道日损”,修累功行,来改变命运,再造性命,改变死途为生路,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超脱生死的根本途径,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
“摄生”者,即养生。上文所言“动之死地”者,皆是针对贪着情欲,妄动妄为之人而言。善为养生之人,心如婴儿之未孩,无一毫后天情欲,所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丝毫假作为。其性如琉璃明镜,无一点灰尘所染。其出入内外,皆合自然,全无死地。譬如陆行不遇兕虎,此正是无死地之验。
“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兕”音四,“兕虎”即古代一种似犀牛类的猛兽。“陆行不遇兕虎”,并非有远避猛兽之法,亦非有禁兽之术,皆因善摄生者涵养道德,天理完备,常怀爱护动物性命,慈悲包容万物善心,素无杀生害命之念。此种仁德好善之心,感应于猛兽之心,故一切猛兽就不会有反伤人之心,即对面相遇,它们亦会远避离去。同时吉人天相,即使遇到凶险,暗中自会有人护持,故有善心之人,虽行于陆野丛林之地,虎狼亦不会伤害其命。
相传魏文帝时,密行楼观台访治国之道。时见真人陈宝炽(chi)驯白虎,便问驯虎之术。对曰:“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何要之有?”古时人心淳朴,无猎兽,害命之心,兽亦无反伤人之事,人与兽同居而互助。次后人情欲动,杀兽以饱口福,自此兽与人结下不解之怨,不仅有兽伤人之报,更有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之祸。此乃人不知之秘也。
真正“善摄生”之人,都是明晓自然大道之理,敬畏自然知阴阳,信诚因果规律,正确对待人生。积善修德,不做醉生梦死混人生的糊涂事,不追求凡俗浊欲。故能“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由于苦证勤修,德厚命固,最后使性命升华,达到“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大道圆;逍遥物外无羁(ji)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就是了脱生死,这是高层次的修炼境地,是德志行信皆备,获得高层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业绩。了命,是有坚如盘石的道心,纯真无瑕的佛性,经过长期磨砺的必然结果。了性与了命不同,就像有道与得道不同,得道与成道不同,成道与了道不同一样,存在着质量的区别,层次上的差异。了性只是性体上的解脱,了命则是在了性的基础上,形神俱妙,浑然一体,性命一起获得大自在。了命的修证,较一般修持层次艰苦卓绝得多,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修证者佛性纯,道心坚,并且三百、三千功德齐备,才能圆成。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善摄生者”。
【入军不被甲兵。】
“入军不被甲兵”,是说有善德之人,大慈大悲,毫无恶念,此等德善信息感应于外,可与外体生命相通。因而不但陆行不遇兕虎,即使入于军阵之中,亦是出入无妨,往来无害。虽有千军万马,乃至刀戈兵器,也不会被其所害。此非有道之人用退兵之术,只因其心常清静,与世无争。虽只身入于军阵,因其怀仁善之德,不好战杀生,故主帅亲其贤,士卒钦其德,敬畏其威,况天地亦百般慈护,岂有加害之事。
善摄生之人,用阴阳颠倒之法,造化逆施之方,返乎太极,出有入无。圣人阴阳随变化,风雷任其驱使。即使豺狼猛虎,亦可化为同俦。即使刀兵利器,亦可销为乌有。兕虎虽凶,兵刃虽利,只能制其有形,岂能触及无形?天下惟有无形能制有形,有形岂能制无形?万物有形则有生死,对于形神合一,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圣人来说,即使入于枪林弹雨之中,又有何妨?此即是“入军不被甲兵”之义。
太上在本章所言,只是借事喻道,以物传心,其要旨皆在语言之外,令人心领神会。故读经者不可只在文字圈内打转,当跳将出来,站高处深悟其义。其义要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修真人无论出世入世,若皆能超然处之,与天下人合为一人,与天地心合为一心,自然永离死地,遇兕虎刀兵之境又有何畏!
古圣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视刀锯为寻常,赴汤蹈火为末事,皆因得于一中,无畏于外物。故曰“无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五句正是言无死地之因。死地本无方所,惟在情欲之中。情动欲生,才有生死机之动;动静之时,才有生死之窍。人的情欲妄心,是一把无形的利器。制之者,无处不是生我之门;纵之者,无处不是死我之地。故知人心的私欲,是害我之大魔王,是杀我之刽子手。
人若能忘情去欲,舍妄归真,动静行止,谨慎律己,进退察于安危,念念不离善德。不但兕虎甲兵不能遭遇;纵然遇之,兕虽有角,亦不能相触;虎虽有爪,亦无从施展;兵虽有刃,亦不能近身。何以而有此妙?只因摄生有道之人,一身正气,邪不可干,身心内外,皆无受死之地,无下手加害之处,所以虎爪、兕角、兵刃皆不能入。
世间之人,孜孜为名,汲汲为利。贪衣食之华丽丰厚,爱口味之肥甘,好外表之虚荣,贪假幻之名利。这一切都是贪心所使,却不知一切私心妄念,尽是求死之路。私念一起,死神立即响应,当下使你心迷。意动情生,死地坟墓,立即自此而掘。不仅虎兕兵刃之害不能远避,奇灾异祸亦难躲藏,防不胜防,无有安全之处。
天堂地狱,皆从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从性中了断。抱神以静,不使七情六欲乱其志;以静制动,不使六贼害其心。修养到此等天地,情欲之樊笼方可出,生死轮回之苦方可了。
世人皆爱艳花,但花无百日红,何不栽培自己心中的莲花?心莲四时不谢,八节无停,永无凋谢之期。人喜清新空气,然而现时俗气尘埃日重,若不清理自己心中的阴浊之气,久之身中天昏地暗,性命遭殃,自趋死地。清轻之气上浮为天,污浊之气下凝为地。人若能摒(bing)弃贪心浊欲,方可得太和中气,入于生生之道,远离苦海深幽。此即“以其无死地”之义。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主论生死之道,并述人物生死常然之理。乃是太上见世间贪生太过之人,多有姿情纵欲之事,贪生反而入于死地。指明“出生入死”之关要,使人知诫而自悟。
性命之来谓之“生”,性命之去谓之“死”。性属阳,命属阴,在天曰“天命”,在人曰“性命”,性与命本是一。以理言之,其理则一。以阴阳动静言之,则一而为二。人之性命,有生有死,理气禀之于天命,气质受之于父母;理生于气,气合于理。降本流末,互为根柢(di),生生之道自此而始。
所谓死者,只因世人终日凿丧道德,轻生循死,自暴自弃。不能自贵其形,不能自珍其气,不能自爱其神,不能自保其命。元炁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取死之道。
长生健康的关键,就在于气与炁上下功夫。“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浑如醉。”欲修长生,对于屋破药枯,爻损命亏者而言,应重点穷通气和炁之理。通了此理,明了此法,就如前人所云:“屋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修可以改变全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全息体之形。修可以改变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躯体之形。唯有“修炼”二字,终生持之以恒,方不负来人生一遭的机缘。如果不修不炼,全息体与躯体一旦分离,由于全息体质量的损耗,将很难有资格再次与新的人体结合,而只能进入更低层次的其它物命之中。
凡欲得长生登真之境者,必须经“道、经、师”三宝的指引,循法而修炼,才能成功。不可执迷于世间法而蹉跎岁月,应当凭德、志、行、信,寻求出世间的上乘法去实践。凡上乘大法,必然遵循无为、自然、无极、太极、阴阳演变顺逆之理。性命双修,由性入命,则性命兼顾,修命则命中重性,命性合一。以修心为统帅,统领性命双修,直趋无为自然大道,返朴归真。
先天之生成与成长、分离与终结,最基本的物质,就是元炁、先天真一之炁的顺变。常道之变,就是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气化精,血化形,形化婴,婴化而为童,童化而为少年,少年化而为壮年,壮年化而为老年,老年化而为死亡,身死灵亡。灵能减耗,再入它躯,再复生死,重重下降,尘生尘死,万生万死,苦海浮沉,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觉悟?
大道须凭觉后参,未觉悟前参不透,永遭沉溺之苦。理不明则法难显,难以穷尽添油接命,再造心身的奥义,难以实践全收添油接命的功验。慧修性命者,始终应当屹立于太极弦上,执两用中,隐显并用。偏重于隐,而时时抓住显;体用兼全,由有为入无为。气居于中,气动则精与神皆动,气生则精与神皆生,气耗则精与神皆损。抓住中间这个“气”,则神与气的两端顺逆变化,即在其中。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大指标,即脉搏、呼吸、体温。临床医师都是监测这三大指标,外加一个血压,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脉搏、呼吸、体温,都是自身内存机制的生理反应,唯有呼吸这一生命指标,与外界联通。
人可以说就是一个无根之树,全凭呼吸与天地相连接。一口气不来,命非己有,呼吸一停,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所有生命要素中,虽然皆不可缺少,但最主要的莫过于一个“气”字。对于修真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炁”字。
外呼吸之气,乃是色身之事。藉此气以接济后天,以滋养形体。内呼吸之炁,乃是法身之事,藉此炁培养先天灵质,以养性神。添油接命,使生命返本还原为乾健之体,关键就是归伏固气之法。气固,则身中元炁不会随呼气而出,天地之真炁反而随吸气而入。久而久之,能同时六根不漏,即可补完乾体,继而接续先天。气若婴儿,心同赤子,阴阳混合,混沌不分,出息微微,入息绵绵。渐渐入,渐渐柔,渐渐和,渐渐定。久则呼吸自停,内气不出,外炁反而进入,真炁生发,一阖一辟,往来于天地之间。这种真息状态,“一刻功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一息(外呼吸)暂停,方可夺天地之造化。
人之真炁,既可以从天地中夺取,也可以从吸入的空气中分解,为体内所用。后天呼吸中所呼出者,就有自身的元炁随气而出;所吸之气中,亦含有天地正气随吸而入。人如果根源不固,六门大开,精竭气弱,所吸入的天地正气,将会随呼而出,不能贮存。身中原有的元炁,反被被呼出体外,为天地气反夺。鉴于此理,前辈们均极为重视后天呼吸和先天真息,通过后天呼吸,以补亏损;运用先天真息,以修金丹。
常人后天呼吸,都是随咽喉而下,至中脘(wǎn)而回。按现代医学分析,就是完全运用肺呼吸,所吸入之气,亦不能与体内先天祖气相接。庄子云:“众人之息以喉,圣人息之以踵。”玄道理论认为,人所生活的空间,所吸入之空气,并非仅仅是现代科学所分析的有关成分,其中还有现代科学所不能测定的微观成分,这就是“道性物质”。这种道性物质,在肺部进行交换时,大部分不能被吸收利用,而被呼出。身体虚弱时,其吸收比例就会更少,相反还要耗散体内的精华物质。这种道性物质,与体内原始祖炁,有着较好的亲和力。一旦双方相连接,其吸收率将成倍增加,为己所用。
这种道性物质虽与空气混为一体,但可以被意念分离提取,将其送到相应的部位发挥作用。意念力便是这种物质的早期运送工具。前人丹经中曾云:“先要存想山根,则呼吸之气渐次通夹脊,透泥丸,而直达于命府,方才子母会合,破镜重圆,渐渐扩充,则根本完固,救住命宝,始可言其修炼。”这段话讲的是一种渐法,而聚灵法则是顿法,作为添油接命,法中还有法,顿渐合一,才能共救命宝,得以长生。
尊贵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生之”,是说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万物,一切有形与无形的众生,都是大道所生。道的体性特征,具有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等十大主要特征。道本先天,即无极而太极,先天之先,未有先于此;后天而后,未有后于此。道的本源无名象可求,无形迹可见,故圣祖强名曰“道”。
道为造化天地人万物的总枢,始万物之生,终万物之成者,皆是自然大道。“道精一炁生阴阳,一炁含三万物昌。”道是“精一”,是核心,是万物之母。道的核心中含有三重物质,即物元(源)性物质、质元(源)性物质、体元(源)性物质。此三源性物质又各具阴阳特性,分为显态三源物质与隐态三元物质。显态“三源”是后天类物质,隐态“三元”是先天类物质。
“三元(源)”学说,是空净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负先辈祖师们的厚望重托,志在担起承前启后的重任,根据古人“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论,运用慧观、智观、宇观、宏观、微观,结合现代科学的综合理论而创立的。
“三元(源)”学说认为:道生宇宙万物的孕育、形成、发展与变化,无论顺变逆变,都离不开这“三元(源)”要素和“一元四素全息论”。“一元”即道佛玄元,也就是元本、根本、核心、自然。“四素”即象、数、理、炁。它是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全息论”即整体中含局部,局部中含整体,隐显共探,阴阳同观的整体论和方法论。
三元、三源学说,开创了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新纪元,完成了古代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的衔接,是人类认识主休与客体的理论基石。是对现代哲学观、认识论、方法论的新突破。是对大道生万物传统理论的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的阐述。它对人类认识自然大道,认识人类自身,开创文明的将来,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
【德蓄之,】
“德蓄之”,“蓄”者,积聚蓄存之意。“蓄”就是一,一为大道所生,德为大道之显。一所生的元炁生长养育着万物,这种生养万物的过程,就是德的显隐运用。道本无形,德本无迹。有道才有德,有德便有蓄。万物得于道者,便是得于道之德;德之养于万物者,便是德之蓄。德蓄聚的厚与薄、深与浅,决定着万物质量层次的高低,决定着物性的特征和物体的轻重大小,以及其运化过程的长短。
天地万物,非道而不能生成,非德而不能长养。元炁的弥漫流通,阴阳的含蕴相化,雨露阳光的滋润温养,天地的辅翼陶冶,皆是德之所养。飞潜动植,万有万类,变化不穷,源源不息,皆是德的物质能量的作用力,是大道厚德培育的必然结果。故曰“德蓄之”。
德是道的外在体现,是道的运化和应用,是大道的天然流露。对人来说,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就是德;德是道的外现,是道之可见、可观、可言、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道虽无形无象,但可以通过德去表现。道是不可见的精微物质,德是悟道、证道、得道、了道的基础物质元素。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寸步都离不开蓄德。
德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石,是天地万物赖以生存发展的源头。人无德性,虽衣冠楚楚,亦只不过是“衣冠禽兽”,与动物无异。人生的价值,唯在一个“德”字,有德即是天下最大的富有;无德才是最贫穷、最可怜的人。纵然是蓄财如山,能买高级进口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长寿。即使权势显赫,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却不见得能取代善德。即使名扬四海,威震天下,也难逃脱劫运的无情鞭挞。一旦方寸气断,生命结束,仍然是赤条条而去,灵体反而背着一身业债包袱,永无出头之日,岂不悲哉!
今之世人往往将德虚无化、肤浅化,以为德字仅是一个说教概念,并无真实内含,只不过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其不知道德的深层含义及其巨大的物质、精神作用力。人的吉凶祸福都与德紧密相连,有德为福,无德为祸,这是宇宙间的不变法则。此便是“天道无亲,唯德是辅”之真义。德有层次的差别,有做人之德,有修道之德;有真德,有假德。它是一个庞大的极其高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难以尽言。
修德并不神秘,修善蓄德就要从生活中做起,从身边琐事做起,每思每念,言谈举止,处事接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真心去行,必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德蓄日厚,而成为一个有福德之人。德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元素,它的光炁质能,不仅可以清除自身的宿业邪气,而且可以作用于自身心理与生理的良性循环。同时还可以作用于周围环境的人事物,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身心处在愉悦健康的状态中,这比起积财求名来说,强过千百倍。
德是进道的阶梯,是入门修真的金钥匙。七情六欲是损德败道的毒药,是损性害命之歧路。而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则是做人修真之根本。修德就是去七情、断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也是人生通向吉祥福寿的必由之路。是修真者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宝。人的生命运势的运转,精神素质层次的提高,心身健康长寿的秘诀,全都系在这个“德”字上。德是道之基。“德中修心”,就是要诚心修“十善”,遵行四项行为准则。“十善”即十种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仁义礼智信五德全在其中。以德约束身心,做到心身清静,做一个符合道德标准的人,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国家民族的人,这便是修德、蓄德、有德的表现。
【物形之,】
“物形之”,是说道虽无形无名,却能生成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类。物由道所生,由德所养,万物的形体才能成长,才能有万物的万千变化与千姿百态。万物万类的形与名,都是从无形中生出。大道之理,隐于万物未显征兆之先;至德之妙,蕴于万物未成形之始。及至万物的形状显露之后,则万物之身便成为载承道的实体,德即包含在物的体性之中。
既知万物皆载道含德,所以见天下万物之体,就是见道之性;见天下万物的成长,就是见德的厚朴。万物均携带着道的全息性遗传物质,是道德的综合体。万物皆具道性,一滴水中含宇宙,一粒沙石见天地,天下物物皆有道,事事皆有理。
修真理法学“一元四素全息论”和“三元(源)化生万物学说”认为,万物由宇宙本源核心所生,一元核心决定着万物整体的基本形态,由核心而化生万物,生成万象。以一元为根本,万物由象数理炁四大基本元素构成。
“象”,即物的自然之象、数理之象、内象与外象,以及肉眼可观与不可观之象。
“数”,是事物构成数量质量的拟似和抽象描述。
“理”,是用文字语言对万事万物的本质与外象机理的阐述,表达万物生成变化的理性。
“炁”,是指万物生成的隐态精华物质,是先天质元类全息体物质,它是万物生成之内核,变化之本始。
万物之形,皆由阴阳隐显两大系统合成。以人体生命而言,有性有命,性为阳,为先天,性是隐态质元、物元构成的全息物元体系。命为阴,为后天,是人体显态质元、物元组成的体元体系。一隐一显、一阴一阳,共同组成人体生命系统。
再以地球为例,其显态物源有山川、平原、湖泊、江海等物形结构;其隐态物元有磁场、波粒场、轴心场、地脉结构等。在质元部分,显态质源有水、火、风,隐态质元有气、光、音。在全息体元(源)部分,显态有万物生成坏亡的变化,如植物种子是全息单元,胚芽、株体、果实是它显态全息的展现。隐态全息体元有慧观下的全息体映象,它是以整体形式处于物体的内部,元性的物质及其全息体,只有在慧观、微观状态下,才能见到物的隐形之体。
【势成之,】
“势成之”,“势”者,理势也。即元始一炁运化的自然场势,生成万物的时机。日月运行,阴阳相替,才形成了一年四季之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天地运行之序,阴阳往复变化之势。宇宙万物,皆有顺势而成之机,势至而生,无所不生;势成而成,无所不成。春风送暖生万物,阳理之势先至,炁之行随后,故万物才得以生机,籽生芽,物齐发,虫蛇出洞,万物复苏,万紫千红。秋气成万物,阴理之势后至,气之势在先,植物果实成熟,故成就万物之终。秋冬之季,气候渐寒,动物植物,皆避寒就暖,息敛而藏。
天下万物,无不是顺阴阳变化之势,由生而长,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发展而至终亡。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假若没有阴阳的变化,没有四时之交替,则万物便不能成始成终。
万物的演生规律,无不是随时就势,顺从自然规律。如人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庄稼之春播秋收,不误农时。人应事之审时度势,接物之随物付物,事物之成败得失,人之荣辱祸福,无不有理势在其中。乃至人体生理所需的饥食渴饮,起居有时,冬寒着棉,夏热着单等等,无一不是顺随天时气势之自然。
万物顺自然之势,则生能成形,蓄能成长,一切万象万化,生生不息,永无停息,循环往复。看似偶然,实则皆有理势包含其中,都是大道运势所使然。故曰“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物之所以形,势之所以成,天地人万物之所以能生存发展,皆是源于道德的养育。道德就是万物之父母,天地万物就是道德之子,其本性莫不携带着道德遗传的基因,所以万物莫不像子女孝敬父母那样而尊道贵德,万物的形体中无不载有道德之性。大道核心一元始炁,生成天地,赋形万物。不言而生,不为而成,依自然造化之巧,顺阴阳变化之妙。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贵德就是尊贵生养自己的父母。道德不仅生养万物之形身,而且赋予万物以理性。万物虽无言,但却都在默默地遵道行德,完成大道赋予它们的使命。而且是不计名利,不图报酬,大公无我,毫无私心,充分体现着道德的天然属性。日月光明,朗照人类万物;森林树木,吸炭制氧,净化空气;谷物蔬菜,牺牲自己的生命,供养人类的生存;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无不具有道德的因子,也无不效法道德之性。这就是“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之义。
万物虽尊道贵德,但道德并不自以为尊贵,万物也不是有心刻意去尊贵,而是一种天然的流露,是自然无为之妙。大道本自然。道生万物,而不主宰万物,不发号施令,不干预万物的自然属性,使万物各顺其性,各随其宜。该大即大,当小即小;该长即长,当短即短,一切皆任物之自身本因所决定的规律去发展,尊重物性自然,绝不以主观人为地去强制它、干扰它。
万物之天性,也决定了万物都能自觉地尊道贵德,而且是自然而然,毫不矫揉造作。没有任何人指示命令,皆是以自性的本能,去依附于道,亲近于德。道德与万物的这种自然亲合关系,没有后天的丝毫痕迹,全是一片天然纯真。故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类本是万物一分子,所谓“天之骄子”,与万物同禀天性之理,本然中亦有尊道贵德之性。只可惜人类有私心浊欲,天性被污染蒙蔽,先天被后天凿丧,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尊道贵德方面,反而不如物性,这正是人类之可悲!
人类不仅不尊重道德,也不尊重天地万物,而是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自恃自傲,藐(miǎo)视一切,由此惹下了无端祸殃。不仅为害自己,也连累了万物,干扰了天地自然之道。人类啊!何时能恢复天然本性?何时能像万物一样而尊道贵德?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此八句,是反复伸明道尊德贵之义。“道生”、“德蓄”者,如春雨润物而生;“长之”、“育之”者,如夏之长物成形;“成之”、“熟之”者,如秋之结果收获;“养之”、“覆之”者,如冬藏蓄养。化机滋育,禀其精一之炁,谓之生。阴阳内含,积聚德性,谓之蓄。顺势随性,昼夜变化,谓之长。五气和合,光露滋润,谓之育。发育正常,体性完全,谓之成。果实籽满,神全气足,谓之熟。抱元守和,保固性命,谓之养。防其衰坏,护其所伤,谓之覆。由此可知,万物这种自无至有,自始至终,本末体用,酝酿包涵,以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无不是取足于道,无不是依赖于德,无不是道德的能量物质源源不断的供养,才得以完成其变化过程。
道生万物,是一种自然力的过程,而绝非人为的强制力所能达成。正如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中所说:“是靠一种空间和时间的自然曲率”。道不但生万物,乃至长、育、成、熟、养、覆,每一个过程,都是无微不至,百般呵(hē)护,无所不到,就像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子女那样的精心。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万物的健康成长,完成自己的循环过程,以尽其自然天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道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无私特征。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以其“三元(源)”与“一元四素”行造物之妙,无行无迹,不动不劳,而性具形全,色空有无,浑然无间。虽有生物之功,而不自知其功;虽能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这种“不有”、“不恃”,都是道的自然本性,故曰“生而不有”。
道生万物,自然无为,而不是有形有迹、可见可闻之为。它是一种不行而至,不言而信,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道生万物,生不辞劳,施不求报,有功不自恃其功,不张扬显露,不自以为能,故曰“为而不恃”。
道德生养万物,主宰着万物的命运,运化万物生长的全过程,是万物之主宰。道化生万物不见踪迹,长养万物不矜其功。有长养之尊,而不自为主,不任意宰割,不占为私有,一切皆是天理浑成。故曰“长而不宰”。
以此观之,生而不辞劳、不自有,谁能去其有;为而不图报、不自恃,谁能掩其功;长而不自宰,无有私利,谁能代其长。这才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玄德。
玄德之理深远莫测,玄德之义,广大无穷。
玄德是一种最符合道性的表现形态,绝非单纯依靠肉体所能完成的一种德行,而是通过自己的高级全息生命体,在高维空间或微观世界,为他人或社会作大好事,如治病、解难、维护生态平衡等等。这些真善大德不被常人所知,人人受益而又无法感谢。玄德是显隐结合,阴阳共运,且能作用于显态世界,作用于现实社会,为众生造大福的一种德行。此种德无表象可寻,无端倪可见,是德性与自身玄体相结合的体现,其德最广大,故称为“玄德”。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重在“道尊德贵”。道虽尊,但道未尝自以为尊;德虽贵,但德未尝自以为贵。道德这种不尊而尊,不贵而贵,全是一种自然之妙,没有些许有心有为的造作痕迹。万物之性,皆具有道德的这种特性。万物虽尊道贵德,但不是有心去尊去贵,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露。
道是德之本,德是道的运行与实践。生万物者为道,体于万物之身而应用于世,成于己而利于人,都是道之周流和德之存发的作用力。天下万物,无不生于道,无不成于德,所以道德为天下之最尊最贵者。
道德无有边际,无有方所。大而至于不能再外,小而至于微尘内核,皆是自然而然。看似无所作为,实则又无所不为;看似无有,实则万有;看似不宰,实则是整个宇宙的枢纽和总持;看似不见德,实则其德无量无边,充满宇宙万物之中。
人能体道而忘于道,用德而忘于德,则其道无不尊,其德无不贵。人若能处在富贵高位,而不自以为尊贵,即可与万民同心,与万物同德,与大道同体,自然能为万物万民所尊贵。
道生长万物的自然规律,自无名之始的道生一,万物未成形之初,即已得到德之蓄养。物的体性生成之后,随着德性质能的厚薄旺衰,万物便顺着幼、壮、老、死之势运行发展。势出自于理,形出自于德,德出自于道,终而返归于本。故万物自形成自然之势以后,就开始由旺至衰,由强而弱的规律,运行其返还之道。
由此可知,道德为本,形势为末,本尊而末卑,本贵而末贱。知此,即可知无为之柔弱可以胜有形之刚强。分而言之,万物由道生德蓄,物形势成;就其本而言之,则万物的生蓄长育,成熟养覆,莫非道德之所为。但道终而是无名无为,故不有、不恃、不宰,是为玄德。物之成,成此道德之生蓄;势之成,亦是成此道德之生蓄,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守母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万物之始,始于道所生之一,一生二为阴阳,二生三元,三元(源)演化成万物,故道为天下万物之母。道是一,此一由自然无名之始而来。有之始者,太极之初也。太极有始之初,名虽未立,理则已具。天地以此为始,万物由此得生,此即是“有名万物之母”。以太极言之,曰“道”;以生物言之,曰“母”。万物由此而生,品类由此而成,天地间一切动植飞潜,有情无情,有色无色,皆是从此“有始”之母而生出来的,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道是一,一尚可逆向更深层次,趋向物质本元的核心、根心,此心名曰“混沌”。详细再分,可分为太虚、太易、太初、太素、太始五大层次,此“五太”皆包容于“混沌”之中。修真理法学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皆源于一,根于心,始于核。
人生在世,苍天赋我以性理,父母生我以身命,头圆以象天,足方以象地。性命阴阳,其顺逆变化,与大道同其出入;纲常伦理,与天地共其体用。周身内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养我之生。本无死我之地,只因情欲妄动之心不息,所以才有死我之路。
死之徒岂止十三?譬如贪声色,声色即是死地;贪货财,货财即是死地;贪名贪势,名势便是死地;溺于好恶,好恶亦是死地;为恶不为善,重物不重德,为私不为公等等,皆是取死之途。
人身这个假幻凡躯,甚至不如一石一木,非常脆弱。怎奈人不珍惜,岂不悲乎?若是正命而死,身虽死而性不灭,形虽坏而理犹存,其死也死于生地。正命而死,善终之亡,死之后神识逍遥,身心自在。此便是“死于生也”。若是一生恣情纵欲,妄动妄为,凡心不了,心中之“死事”丛生,意念之恶根不断,因贪生而丧其命,因妄动而害其身。犹如飞蛾投火,自取身亡也。此便是“死于死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句是接上文之义再申明之,提问:因何原因动之于死地?人之妄动而死,只因其随波逐浪,顺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贪嗔(chēn怒,生气)痴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梦死即自杀。身虽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头;将死之时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圣祖怜悯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从根本发脚处,试问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有身在世,如匆匆过客,如过眼烟云。诚如佛祖在《金刚经》中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虽说可百年,本不长久,欲求长生,当向不生不死中去求。此“不生不死处”,就是人之真性,它不增不减,无欠无余,湛然圆满,寂然不动。与天地共体,与大道长存。知之于此,求之于此,修之于此,养之于此,用之于此,则性命可立,生死可了。
世人只知贪生,追求健康长寿,而不知养性惜命之理。世间确有人,虽功名富贵,利欲声色,人间享受,样样丰厚。为了贪己之生,而害他生。吃了家生吃野生,天上所飞,地上所行,大至鲸,小至蚁,无所不食。虽衣锦食厚,虽名高位显,但其所损之天德,所造之恶业,却难以用金钱富贵所抵偿。到头来,他之命来索我之命,何处躲藏?此乃欲厚我之生,反而害了我生。此即“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义。
空净师曰:“老残病弱性命危,修真可夺童春回,添油接命速救护,返魂续灯抱玉归。”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理。人,是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穷尽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体与肉体之间良好的结合,维持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之日的到来,故而形成千门万派,供后人因才选用。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给全息性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能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随常道顺变。把握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为道日损”,修累功行,来改变命运,再造性命,改变死途为生路,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超脱生死的根本途径,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
“摄生”者,即养生。上文所言“动之死地”者,皆是针对贪着情欲,妄动妄为之人而言。善为养生之人,心如婴儿之未孩,无一毫后天情欲,所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丝毫假作为。其性如琉璃明镜,无一点灰尘所染。其出入内外,皆合自然,全无死地。譬如陆行不遇兕虎,此正是无死地之验。
“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兕”音四,“兕虎”即古代一种似犀牛类的猛兽。“陆行不遇兕虎”,并非有远避猛兽之法,亦非有禁兽之术,皆因善摄生者涵养道德,天理完备,常怀爱护动物性命,慈悲包容万物善心,素无杀生害命之念。此种仁德好善之心,感应于猛兽之心,故一切猛兽就不会有反伤人之心,即对面相遇,它们亦会远避离去。同时吉人天相,即使遇到凶险,暗中自会有人护持,故有善心之人,虽行于陆野丛林之地,虎狼亦不会伤害其命。
相传魏文帝时,密行楼观台访治国之道。时见真人陈宝炽(chi)驯白虎,便问驯虎之术。对曰:“抚我则厚,虎犹民也;虐我则怨,民犹虎也,何要之有?”古时人心淳朴,无猎兽,害命之心,兽亦无反伤人之事,人与兽同居而互助。次后人情欲动,杀兽以饱口福,自此兽与人结下不解之怨,不仅有兽伤人之报,更有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之祸。此乃人不知之秘也。
真正“善摄生”之人,都是明晓自然大道之理,敬畏自然知阴阳,信诚因果规律,正确对待人生。积善修德,不做醉生梦死混人生的糊涂事,不追求凡俗浊欲。故能“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双修悟玄妙;证得三生识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由于苦证勤修,德厚命固,最后使性命升华,达到“德行齐备返先天,性命再造大道圆;逍遥物外无羁(ji)绊,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就是了脱生死,这是高层次的修炼境地,是德志行信皆备,获得高层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业绩。了命,是有坚如盘石的道心,纯真无瑕的佛性,经过长期磨砺的必然结果。了性与了命不同,就像有道与得道不同,得道与成道不同,成道与了道不同一样,存在着质量的区别,层次上的差异。了性只是性体上的解脱,了命则是在了性的基础上,形神俱妙,浑然一体,性命一起获得大自在。了命的修证,较一般修持层次艰苦卓绝得多,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修证者佛性纯,道心坚,并且三百、三千功德齐备,才能圆成。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善摄生者”。
【入军不被甲兵。】
“入军不被甲兵”,是说有善德之人,大慈大悲,毫无恶念,此等德善信息感应于外,可与外体生命相通。因而不但陆行不遇兕虎,即使入于军阵之中,亦是出入无妨,往来无害。虽有千军万马,乃至刀戈兵器,也不会被其所害。此非有道之人用退兵之术,只因其心常清静,与世无争。虽只身入于军阵,因其怀仁善之德,不好战杀生,故主帅亲其贤,士卒钦其德,敬畏其威,况天地亦百般慈护,岂有加害之事。
善摄生之人,用阴阳颠倒之法,造化逆施之方,返乎太极,出有入无。圣人阴阳随变化,风雷任其驱使。即使豺狼猛虎,亦可化为同俦。即使刀兵利器,亦可销为乌有。兕虎虽凶,兵刃虽利,只能制其有形,岂能触及无形?天下惟有无形能制有形,有形岂能制无形?万物有形则有生死,对于形神合一,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圣人来说,即使入于枪林弹雨之中,又有何妨?此即是“入军不被甲兵”之义。
太上在本章所言,只是借事喻道,以物传心,其要旨皆在语言之外,令人心领神会。故读经者不可只在文字圈内打转,当跳将出来,站高处深悟其义。其义要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修真人无论出世入世,若皆能超然处之,与天下人合为一人,与天地心合为一心,自然永离死地,遇兕虎刀兵之境又有何畏!
古圣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视刀锯为寻常,赴汤蹈火为末事,皆因得于一中,无畏于外物。故曰“无死地”。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五句正是言无死地之因。死地本无方所,惟在情欲之中。情动欲生,才有生死机之动;动静之时,才有生死之窍。人的情欲妄心,是一把无形的利器。制之者,无处不是生我之门;纵之者,无处不是死我之地。故知人心的私欲,是害我之大魔王,是杀我之刽子手。
人若能忘情去欲,舍妄归真,动静行止,谨慎律己,进退察于安危,念念不离善德。不但兕虎甲兵不能遭遇;纵然遇之,兕虽有角,亦不能相触;虎虽有爪,亦无从施展;兵虽有刃,亦不能近身。何以而有此妙?只因摄生有道之人,一身正气,邪不可干,身心内外,皆无受死之地,无下手加害之处,所以虎爪、兕角、兵刃皆不能入。
世间之人,孜孜为名,汲汲为利。贪衣食之华丽丰厚,爱口味之肥甘,好外表之虚荣,贪假幻之名利。这一切都是贪心所使,却不知一切私心妄念,尽是求死之路。私念一起,死神立即响应,当下使你心迷。意动情生,死地坟墓,立即自此而掘。不仅虎兕兵刃之害不能远避,奇灾异祸亦难躲藏,防不胜防,无有安全之处。
天堂地狱,皆从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从性中了断。抱神以静,不使七情六欲乱其志;以静制动,不使六贼害其心。修养到此等天地,情欲之樊笼方可出,生死轮回之苦方可了。
世人皆爱艳花,但花无百日红,何不栽培自己心中的莲花?心莲四时不谢,八节无停,永无凋谢之期。人喜清新空气,然而现时俗气尘埃日重,若不清理自己心中的阴浊之气,久之身中天昏地暗,性命遭殃,自趋死地。清轻之气上浮为天,污浊之气下凝为地。人若能摒(bing)弃贪心浊欲,方可得太和中气,入于生生之道,远离苦海深幽。此即“以其无死地”之义。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主论生死之道,并述人物生死常然之理。乃是太上见世间贪生太过之人,多有姿情纵欲之事,贪生反而入于死地。指明“出生入死”之关要,使人知诫而自悟。
性命之来谓之“生”,性命之去谓之“死”。性属阳,命属阴,在天曰“天命”,在人曰“性命”,性与命本是一。以理言之,其理则一。以阴阳动静言之,则一而为二。人之性命,有生有死,理气禀之于天命,气质受之于父母;理生于气,气合于理。降本流末,互为根柢(di),生生之道自此而始。
所谓死者,只因世人终日凿丧道德,轻生循死,自暴自弃。不能自贵其形,不能自珍其气,不能自爱其神,不能自保其命。元炁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取死之道。
长生健康的关键,就在于气与炁上下功夫。“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浑如醉。”欲修长生,对于屋破药枯,爻损命亏者而言,应重点穷通气和炁之理。通了此理,明了此法,就如前人所云:“屋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修可以改变全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全息体之形。修可以改变躯体之质,炼可以改变躯体之形。唯有“修炼”二字,终生持之以恒,方不负来人生一遭的机缘。如果不修不炼,全息体与躯体一旦分离,由于全息体质量的损耗,将很难有资格再次与新的人体结合,而只能进入更低层次的其它物命之中。
凡欲得长生登真之境者,必须经“道、经、师”三宝的指引,循法而修炼,才能成功。不可执迷于世间法而蹉跎岁月,应当凭德、志、行、信,寻求出世间的上乘法去实践。凡上乘大法,必然遵循无为、自然、无极、太极、阴阳演变顺逆之理。性命双修,由性入命,则性命兼顾,修命则命中重性,命性合一。以修心为统帅,统领性命双修,直趋无为自然大道,返朴归真。
先天之生成与成长、分离与终结,最基本的物质,就是元炁、先天真一之炁的顺变。常道之变,就是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气化精,血化形,形化婴,婴化而为童,童化而为少年,少年化而为壮年,壮年化而为老年,老年化而为死亡,身死灵亡。灵能减耗,再入它躯,再复生死,重重下降,尘生尘死,万生万死,苦海浮沉,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觉悟?
大道须凭觉后参,未觉悟前参不透,永遭沉溺之苦。理不明则法难显,难以穷尽添油接命,再造心身的奥义,难以实践全收添油接命的功验。慧修性命者,始终应当屹立于太极弦上,执两用中,隐显并用。偏重于隐,而时时抓住显;体用兼全,由有为入无为。气居于中,气动则精与神皆动,气生则精与神皆生,气耗则精与神皆损。抓住中间这个“气”,则神与气的两端顺逆变化,即在其中。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大指标,即脉搏、呼吸、体温。临床医师都是监测这三大指标,外加一个血压,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脉搏、呼吸、体温,都是自身内存机制的生理反应,唯有呼吸这一生命指标,与外界联通。
人可以说就是一个无根之树,全凭呼吸与天地相连接。一口气不来,命非己有,呼吸一停,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所有生命要素中,虽然皆不可缺少,但最主要的莫过于一个“气”字。对于修真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炁”字。
外呼吸之气,乃是色身之事。藉此气以接济后天,以滋养形体。内呼吸之炁,乃是法身之事,藉此炁培养先天灵质,以养性神。添油接命,使生命返本还原为乾健之体,关键就是归伏固气之法。气固,则身中元炁不会随呼气而出,天地之真炁反而随吸气而入。久而久之,能同时六根不漏,即可补完乾体,继而接续先天。气若婴儿,心同赤子,阴阳混合,混沌不分,出息微微,入息绵绵。渐渐入,渐渐柔,渐渐和,渐渐定。久则呼吸自停,内气不出,外炁反而进入,真炁生发,一阖一辟,往来于天地之间。这种真息状态,“一刻功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一息(外呼吸)暂停,方可夺天地之造化。
人之真炁,既可以从天地中夺取,也可以从吸入的空气中分解,为体内所用。后天呼吸中所呼出者,就有自身的元炁随气而出;所吸之气中,亦含有天地正气随吸而入。人如果根源不固,六门大开,精竭气弱,所吸入的天地正气,将会随呼而出,不能贮存。身中原有的元炁,反被被呼出体外,为天地气反夺。鉴于此理,前辈们均极为重视后天呼吸和先天真息,通过后天呼吸,以补亏损;运用先天真息,以修金丹。
常人后天呼吸,都是随咽喉而下,至中脘(wǎn)而回。按现代医学分析,就是完全运用肺呼吸,所吸入之气,亦不能与体内先天祖气相接。庄子云:“众人之息以喉,圣人息之以踵。”玄道理论认为,人所生活的空间,所吸入之空气,并非仅仅是现代科学所分析的有关成分,其中还有现代科学所不能测定的微观成分,这就是“道性物质”。这种道性物质,在肺部进行交换时,大部分不能被吸收利用,而被呼出。身体虚弱时,其吸收比例就会更少,相反还要耗散体内的精华物质。这种道性物质,与体内原始祖炁,有着较好的亲和力。一旦双方相连接,其吸收率将成倍增加,为己所用。
这种道性物质虽与空气混为一体,但可以被意念分离提取,将其送到相应的部位发挥作用。意念力便是这种物质的早期运送工具。前人丹经中曾云:“先要存想山根,则呼吸之气渐次通夹脊,透泥丸,而直达于命府,方才子母会合,破镜重圆,渐渐扩充,则根本完固,救住命宝,始可言其修炼。”这段话讲的是一种渐法,而聚灵法则是顿法,作为添油接命,法中还有法,顿渐合一,才能共救命宝,得以长生。
尊贵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生之”,是说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万物,一切有形与无形的众生,都是大道所生。道的体性特征,具有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等十大主要特征。道本先天,即无极而太极,先天之先,未有先于此;后天而后,未有后于此。道的本源无名象可求,无形迹可见,故圣祖强名曰“道”。
道为造化天地人万物的总枢,始万物之生,终万物之成者,皆是自然大道。“道精一炁生阴阳,一炁含三万物昌。”道是“精一”,是核心,是万物之母。道的核心中含有三重物质,即物元(源)性物质、质元(源)性物质、体元(源)性物质。此三源性物质又各具阴阳特性,分为显态三源物质与隐态三元物质。显态“三源”是后天类物质,隐态“三元”是先天类物质。
“三元(源)”学说,是空净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负先辈祖师们的厚望重托,志在担起承前启后的重任,根据古人“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论,运用慧观、智观、宇观、宏观、微观,结合现代科学的综合理论而创立的。
“三元(源)”学说认为:道生宇宙万物的孕育、形成、发展与变化,无论顺变逆变,都离不开这“三元(源)”要素和“一元四素全息论”。“一元”即道佛玄元,也就是元本、根本、核心、自然。“四素”即象、数、理、炁。它是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全息论”即整体中含局部,局部中含整体,隐显共探,阴阳同观的整体论和方法论。
三元、三源学说,开创了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新纪元,完成了古代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的衔接,是人类认识主休与客体的理论基石。是对现代哲学观、认识论、方法论的新突破。是对大道生万物传统理论的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的阐述。它对人类认识自然大道,认识人类自身,开创文明的将来,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
【德蓄之,】
“德蓄之”,“蓄”者,积聚蓄存之意。“蓄”就是一,一为大道所生,德为大道之显。一所生的元炁生长养育着万物,这种生养万物的过程,就是德的显隐运用。道本无形,德本无迹。有道才有德,有德便有蓄。万物得于道者,便是得于道之德;德之养于万物者,便是德之蓄。德蓄聚的厚与薄、深与浅,决定着万物质量层次的高低,决定着物性的特征和物体的轻重大小,以及其运化过程的长短。
天地万物,非道而不能生成,非德而不能长养。元炁的弥漫流通,阴阳的含蕴相化,雨露阳光的滋润温养,天地的辅翼陶冶,皆是德之所养。飞潜动植,万有万类,变化不穷,源源不息,皆是德的物质能量的作用力,是大道厚德培育的必然结果。故曰“德蓄之”。
德是道的外在体现,是道的运化和应用,是大道的天然流露。对人来说,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就是德;德是道的外现,是道之可见、可观、可言、可触及的具体表现形式。道虽无形无象,但可以通过德去表现。道是不可见的精微物质,德是悟道、证道、得道、了道的基础物质元素。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寸步都离不开蓄德。
德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石,是天地万物赖以生存发展的源头。人无德性,虽衣冠楚楚,亦只不过是“衣冠禽兽”,与动物无异。人生的价值,唯在一个“德”字,有德即是天下最大的富有;无德才是最贫穷、最可怜的人。纵然是蓄财如山,能买高级进口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长寿。即使权势显赫,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却不见得能取代善德。即使名扬四海,威震天下,也难逃脱劫运的无情鞭挞。一旦方寸气断,生命结束,仍然是赤条条而去,灵体反而背着一身业债包袱,永无出头之日,岂不悲哉!
今之世人往往将德虚无化、肤浅化,以为德字仅是一个说教概念,并无真实内含,只不过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其不知道德的深层含义及其巨大的物质、精神作用力。人的吉凶祸福都与德紧密相连,有德为福,无德为祸,这是宇宙间的不变法则。此便是“天道无亲,唯德是辅”之真义。德有层次的差别,有做人之德,有修道之德;有真德,有假德。它是一个庞大的极其高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难以尽言。
修德并不神秘,修善蓄德就要从生活中做起,从身边琐事做起,每思每念,言谈举止,处事接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真心去行,必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德蓄日厚,而成为一个有福德之人。德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元素,它的光炁质能,不仅可以清除自身的宿业邪气,而且可以作用于自身心理与生理的良性循环。同时还可以作用于周围环境的人事物,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身心处在愉悦健康的状态中,这比起积财求名来说,强过千百倍。
德是进道的阶梯,是入门修真的金钥匙。七情六欲是损德败道的毒药,是损性害命之歧路。而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则是做人修真之根本。修德就是去七情、断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也是人生通向吉祥福寿的必由之路。是修真者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宝。人的生命运势的运转,精神素质层次的提高,心身健康长寿的秘诀,全都系在这个“德”字上。德是道之基。“德中修心”,就是要诚心修“十善”,遵行四项行为准则。“十善”即十种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四项行为准则”,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有此十心四礼,仁义礼智信五德全在其中。以德约束身心,做到心身清静,做一个符合道德标准的人,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做一个无私奉献国家民族的人,这便是修德、蓄德、有德的表现。
【物形之,】
“物形之”,是说道虽无形无名,却能生成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类。物由道所生,由德所养,万物的形体才能成长,才能有万物的万千变化与千姿百态。万物万类的形与名,都是从无形中生出。大道之理,隐于万物未显征兆之先;至德之妙,蕴于万物未成形之始。及至万物的形状显露之后,则万物之身便成为载承道的实体,德即包含在物的体性之中。
既知万物皆载道含德,所以见天下万物之体,就是见道之性;见天下万物的成长,就是见德的厚朴。万物均携带着道的全息性遗传物质,是道德的综合体。万物皆具道性,一滴水中含宇宙,一粒沙石见天地,天下物物皆有道,事事皆有理。
修真理法学“一元四素全息论”和“三元(源)化生万物学说”认为,万物由宇宙本源核心所生,一元核心决定着万物整体的基本形态,由核心而化生万物,生成万象。以一元为根本,万物由象数理炁四大基本元素构成。
“象”,即物的自然之象、数理之象、内象与外象,以及肉眼可观与不可观之象。
“数”,是事物构成数量质量的拟似和抽象描述。
“理”,是用文字语言对万事万物的本质与外象机理的阐述,表达万物生成变化的理性。
“炁”,是指万物生成的隐态精华物质,是先天质元类全息体物质,它是万物生成之内核,变化之本始。
万物之形,皆由阴阳隐显两大系统合成。以人体生命而言,有性有命,性为阳,为先天,性是隐态质元、物元构成的全息物元体系。命为阴,为后天,是人体显态质元、物元组成的体元体系。一隐一显、一阴一阳,共同组成人体生命系统。
再以地球为例,其显态物源有山川、平原、湖泊、江海等物形结构;其隐态物元有磁场、波粒场、轴心场、地脉结构等。在质元部分,显态质源有水、火、风,隐态质元有气、光、音。在全息体元(源)部分,显态有万物生成坏亡的变化,如植物种子是全息单元,胚芽、株体、果实是它显态全息的展现。隐态全息体元有慧观下的全息体映象,它是以整体形式处于物体的内部,元性的物质及其全息体,只有在慧观、微观状态下,才能见到物的隐形之体。
【势成之,】
“势成之”,“势”者,理势也。即元始一炁运化的自然场势,生成万物的时机。日月运行,阴阳相替,才形成了一年四季之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天地运行之序,阴阳往复变化之势。宇宙万物,皆有顺势而成之机,势至而生,无所不生;势成而成,无所不成。春风送暖生万物,阳理之势先至,炁之行随后,故万物才得以生机,籽生芽,物齐发,虫蛇出洞,万物复苏,万紫千红。秋气成万物,阴理之势后至,气之势在先,植物果实成熟,故成就万物之终。秋冬之季,气候渐寒,动物植物,皆避寒就暖,息敛而藏。
天下万物,无不是顺阴阳变化之势,由生而长,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发展而至终亡。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假若没有阴阳的变化,没有四时之交替,则万物便不能成始成终。
万物的演生规律,无不是随时就势,顺从自然规律。如人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庄稼之春播秋收,不误农时。人应事之审时度势,接物之随物付物,事物之成败得失,人之荣辱祸福,无不有理势在其中。乃至人体生理所需的饥食渴饮,起居有时,冬寒着棉,夏热着单等等,无一不是顺随天时气势之自然。
万物顺自然之势,则生能成形,蓄能成长,一切万象万化,生生不息,永无停息,循环往复。看似偶然,实则皆有理势包含其中,都是大道运势所使然。故曰“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物之所以形,势之所以成,天地人万物之所以能生存发展,皆是源于道德的养育。道德就是万物之父母,天地万物就是道德之子,其本性莫不携带着道德遗传的基因,所以万物莫不像子女孝敬父母那样而尊道贵德,万物的形体中无不载有道德之性。大道核心一元始炁,生成天地,赋形万物。不言而生,不为而成,依自然造化之巧,顺阴阳变化之妙。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贵德就是尊贵生养自己的父母。道德不仅生养万物之形身,而且赋予万物以理性。万物虽无言,但却都在默默地遵道行德,完成大道赋予它们的使命。而且是不计名利,不图报酬,大公无我,毫无私心,充分体现着道德的天然属性。日月光明,朗照人类万物;森林树木,吸炭制氧,净化空气;谷物蔬菜,牺牲自己的生命,供养人类的生存;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无不具有道德的因子,也无不效法道德之性。这就是“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之义。
万物虽尊道贵德,但道德并不自以为尊贵,万物也不是有心刻意去尊贵,而是一种天然的流露,是自然无为之妙。大道本自然。道生万物,而不主宰万物,不发号施令,不干预万物的自然属性,使万物各顺其性,各随其宜。该大即大,当小即小;该长即长,当短即短,一切皆任物之自身本因所决定的规律去发展,尊重物性自然,绝不以主观人为地去强制它、干扰它。
万物之天性,也决定了万物都能自觉地尊道贵德,而且是自然而然,毫不矫揉造作。没有任何人指示命令,皆是以自性的本能,去依附于道,亲近于德。道德与万物的这种自然亲合关系,没有后天的丝毫痕迹,全是一片天然纯真。故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类本是万物一分子,所谓“天之骄子”,与万物同禀天性之理,本然中亦有尊道贵德之性。只可惜人类有私心浊欲,天性被污染蒙蔽,先天被后天凿丧,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尊道贵德方面,反而不如物性,这正是人类之可悲!
人类不仅不尊重道德,也不尊重天地万物,而是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自恃自傲,藐(miǎo)视一切,由此惹下了无端祸殃。不仅为害自己,也连累了万物,干扰了天地自然之道。人类啊!何时能恢复天然本性?何时能像万物一样而尊道贵德?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此八句,是反复伸明道尊德贵之义。“道生”、“德蓄”者,如春雨润物而生;“长之”、“育之”者,如夏之长物成形;“成之”、“熟之”者,如秋之结果收获;“养之”、“覆之”者,如冬藏蓄养。化机滋育,禀其精一之炁,谓之生。阴阳内含,积聚德性,谓之蓄。顺势随性,昼夜变化,谓之长。五气和合,光露滋润,谓之育。发育正常,体性完全,谓之成。果实籽满,神全气足,谓之熟。抱元守和,保固性命,谓之养。防其衰坏,护其所伤,谓之覆。由此可知,万物这种自无至有,自始至终,本末体用,酝酿包涵,以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无不是取足于道,无不是依赖于德,无不是道德的能量物质源源不断的供养,才得以完成其变化过程。
道生万物,是一种自然力的过程,而绝非人为的强制力所能达成。正如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中所说:“是靠一种空间和时间的自然曲率”。道不但生万物,乃至长、育、成、熟、养、覆,每一个过程,都是无微不至,百般呵(hē)护,无所不到,就像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子女那样的精心。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万物的健康成长,完成自己的循环过程,以尽其自然天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道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无私特征。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以其“三元(源)”与“一元四素”行造物之妙,无行无迹,不动不劳,而性具形全,色空有无,浑然无间。虽有生物之功,而不自知其功;虽能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这种“不有”、“不恃”,都是道的自然本性,故曰“生而不有”。
道生万物,自然无为,而不是有形有迹、可见可闻之为。它是一种不行而至,不言而信,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道生万物,生不辞劳,施不求报,有功不自恃其功,不张扬显露,不自以为能,故曰“为而不恃”。
道德生养万物,主宰着万物的命运,运化万物生长的全过程,是万物之主宰。道化生万物不见踪迹,长养万物不矜其功。有长养之尊,而不自为主,不任意宰割,不占为私有,一切皆是天理浑成。故曰“长而不宰”。
以此观之,生而不辞劳、不自有,谁能去其有;为而不图报、不自恃,谁能掩其功;长而不自宰,无有私利,谁能代其长。这才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玄德。
玄德之理深远莫测,玄德之义,广大无穷。
玄德是一种最符合道性的表现形态,绝非单纯依靠肉体所能完成的一种德行,而是通过自己的高级全息生命体,在高维空间或微观世界,为他人或社会作大好事,如治病、解难、维护生态平衡等等。这些真善大德不被常人所知,人人受益而又无法感谢。玄德是显隐结合,阴阳共运,且能作用于显态世界,作用于现实社会,为众生造大福的一种德行。此种德无表象可寻,无端倪可见,是德性与自身玄体相结合的体现,其德最广大,故称为“玄德”。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重在“道尊德贵”。道虽尊,但道未尝自以为尊;德虽贵,但德未尝自以为贵。道德这种不尊而尊,不贵而贵,全是一种自然之妙,没有些许有心有为的造作痕迹。万物之性,皆具有道德的这种特性。万物虽尊道贵德,但不是有心去尊去贵,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露。
道是德之本,德是道的运行与实践。生万物者为道,体于万物之身而应用于世,成于己而利于人,都是道之周流和德之存发的作用力。天下万物,无不生于道,无不成于德,所以道德为天下之最尊最贵者。
道德无有边际,无有方所。大而至于不能再外,小而至于微尘内核,皆是自然而然。看似无所作为,实则又无所不为;看似无有,实则万有;看似不宰,实则是整个宇宙的枢纽和总持;看似不见德,实则其德无量无边,充满宇宙万物之中。
人能体道而忘于道,用德而忘于德,则其道无不尊,其德无不贵。人若能处在富贵高位,而不自以为尊贵,即可与万民同心,与万物同德,与大道同体,自然能为万物万民所尊贵。
道生长万物的自然规律,自无名之始的道生一,万物未成形之初,即已得到德之蓄养。物的体性生成之后,随着德性质能的厚薄旺衰,万物便顺着幼、壮、老、死之势运行发展。势出自于理,形出自于德,德出自于道,终而返归于本。故万物自形成自然之势以后,就开始由旺至衰,由强而弱的规律,运行其返还之道。
由此可知,道德为本,形势为末,本尊而末卑,本贵而末贱。知此,即可知无为之柔弱可以胜有形之刚强。分而言之,万物由道生德蓄,物形势成;就其本而言之,则万物的生蓄长育,成熟养覆,莫非道德之所为。但道终而是无名无为,故不有、不恃、不宰,是为玄德。物之成,成此道德之生蓄;势之成,亦是成此道德之生蓄,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守母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万物之始,始于道所生之一,一生二为阴阳,二生三元,三元(源)演化成万物,故道为天下万物之母。道是一,此一由自然无名之始而来。有之始者,太极之初也。太极有始之初,名虽未立,理则已具。天地以此为始,万物由此得生,此即是“有名万物之母”。以太极言之,曰“道”;以生物言之,曰“母”。万物由此而生,品类由此而成,天地间一切动植飞潜,有情无情,有色无色,皆是从此“有始”之母而生出来的,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道是一,一尚可逆向更深层次,趋向物质本元的核心、根心,此心名曰“混沌”。详细再分,可分为太虚、太易、太初、太素、太始五大层次,此“五太”皆包容于“混沌”之中。修真理法学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皆源于一,根于心,始于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