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既与沈令君无缘,回京后必定会另觅亲事。
一番话说得两人都有些低落。
玉嬛跟沈令君交往过几回,知道他少年翩然,性情温雅和气——也不知那副良善面孔是出自真心,还是跟沈柔华一样暗藏毒刺。不过这婚事既然掺杂了利益权衡,沈家淫威之下,沈令君怕是难以抗拒,季文鸳强求无益。
她瞧着好友泛红的眼圈,心疼极了,便陪着季文鸳循山路慢慢说话散心。
心底里,关乎沈柔华的猜测也终于理出了明晰的线——
梁靖回来前,众人都将沈柔华当成梁家的准媳妇看待,而今骤然断了亲事,沈柔华岂能不恨?沈家关乎沈令君婚事的打算,沈柔华最是清楚,今日状若无意地透露给季文鸳,便是摸透了她的性情,笃定文鸳会因心绪失落去寻清静。
而后埋伏人手,指使秦春罗……
倘若不是梁章恰好经过,倘若不是梁靖走前安排了人暗中护着她,以秦春罗那不管不顾的恨意,今日或是文鸳遭灾,或是她落入对方手里,总归要脱层皮,甚至伤及性命。
如此环环相扣的安排,各处人手埋伏得周全,岂会是一时起意?
玉嬛想着这重重打算,只觉满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沈柔华这人,从前还真是看错了她!
两人沿着山路慢行,天高云淡,山势起伏连绵,满坡的绿树转了颜色,而山脚河水波光粼粼,远处城郭巍峨,桑陌纵横。天高地广、山水疏朗,登临高处时令人胸襟开阔,哪怕有再多郁结难解的心思,也能暂且纾解。
从山顶回来,沈夫人和冯氏都还在道观外纳凉等她们。
周遭乱哄哄的,却在传同一道消息——
秦春罗死了。
被人用劲弩透背射穿,倒在山坳半人高的茅草里,被人瞧见时,早已气绝。
……
意料之外的死讯,让玉嬛初闻之下胆战心惊。
秦骁虽因谋杀致伤而判了绞刑,还关在狱中待处决,秦春罗的伯父却仍是魏州地界的富商巨贾,得知消息后当即将案情报到衙署,随即封了山,细查凶手。
梁家重阳的赏花宴上,众人七嘴八舌,都在议论此事。
节庆的热闹氛围都被这命案所惊,不出意料的,许多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投向玉嬛——先前秦骁刺杀谢鸿的事,几乎闹得人尽皆知,今日有人远远瞧见玉嬛和秦春罗单独去僻静处,消息传开后便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就连季文鸳都忧心忡忡,将那点少女心思抛在脑后,“你当真跟秦春罗单独过去了?”
“是啊。”玉嬛颔首,秀眉微蹙,“不过那时她还没事。”
“这可怎么办?这种事沾上就是麻烦,要不我跟爹爹……”
“不用。”玉嬛赶紧打断她。
季文鸳的父亲是魏州司法参军的副手,寻常刑狱的事都须从他手底下走,季文鸳固然是好心,若被人察觉,反倒不妙。
玉嬛心中坦荡,倒不心虚,就只觉得麻烦。
——梁靖留给她的护卫藏得隐秘,她暂时不欲旁人知晓,且沈柔华参与此事不过是她的推测,秦春罗死后便没法对证,若照实说出,只会将自身卷进去,惹来是是非非,没准正合沈柔华下怀。但她跟秦春罗素有旧怨,要解释清楚那一来一回,还需想个由头。
玉嬛也没了赏菊的心思,回城的路上闭眼躺在马车,琢磨对策。
冯氏本欲关怀,见她面带疲色,怕是被秦春罗的死吓着了,也没打搅。
进了城,还没到府门前,果然衙署派了人过来,拦路行礼。
那人态度倒很和气,朝谢鸿行了礼,说秦春罗的案子已有了眉目,因怕疏漏,想请玉嬛过去一趟,问几样事情。
玉嬛随他过去,果然是问她当时为何跟秦春罗单独去山坳,可曾看到异常。
因她是官家千金,加之娇滴滴的没能耐杀人犯事,问话的态度也颇温和。
她按想好的由头答了,没受半点刁难,安然回府。
过几日,案子便有了交代——据查是秦家得罪了人,从前碍着秦骁的威势不敢动手,如今秦骁入狱,便寻机刺杀报仇。那刺客将罪行供认得清楚,用的兵器手法都对得上,签字画押后,便结了案。
玉嬛托谢鸿打探到消息,靠窗细细琢磨,只觉这事儿着实蹊跷得很。
不过秦骁身在囹圄,秦夫人能耐有限,剩下个富商大伯,府里妻妾成群儿女无数,如今正被秦骁连累得如履薄冰,哪会为小姑娘跟官府抬杠得罪人?见揪出凶手,便没深究。
倒是有旁人惦记着此事——譬如沈柔华。
……
重阳过后没几天,是梁家二夫人薛氏的生辰,玉嬛跟冯氏过去道贺,席间不知是谁提起了秦春罗,沈柔华恰坐在玉嬛身侧,神色戚然地道:“秦妹妹真是可怜,原本还说要一道做些菊花糕,谁知……唉,算来倒是谢姑娘能见她最后一面。”
她说话时仍是端庄温婉的姿态,神色间尽是遗憾,觑着玉嬛神色。
旁人也都听说秦春罗曾跟玉嬛去山坳的事,虽说秦骁罪有应得,毕竟秦春罗是条鲜活的人命,叫人叹息,目光瞥向玉嬛时,便不乏揣测暧昧。
甚至连薛氏都有些动容,看向玉嬛时,那目光中添了几分不喜。
玉嬛视若无睹,只跟着道:“是可惜了。沈姑娘素日跟她交好,想来这阵子是很痛心的。”
“唉。”沈柔华没从她脸上瞧出端倪,叹息着睇向薛氏。
玉嬛则低头喝茶,修长的眼睫阖上,遮住诸般情绪。
那日的事沈柔华掺和了多少,她捏不准,更寻不到铁证,但秦春罗背后是沈柔华指使,这一点却能确信。之后秦春罗遇害,玉嬛曾猜测沈柔华跟此事有关,却不敢相信,毕竟她俩是自幼相交的情分,拿来当刀子使便罢了,哪会殃及性命?
然而此刻……
玉嬛琢磨着沈柔华挑起这话头的深意,只觉脊背微微发寒。
薛氏素来趋利避害,极看重旁人的目光,常会吃斋念佛,博个菩萨名声。她本就中意沈柔华,对半路杀出的玉嬛存有芥蒂,如今玉嬛卷进人命案子,牵扯不清,心里定会存疙瘩。而沈柔华想做的,恐怕是将这疙瘩越掐越大,直到薛氏受不住怂恿蛊惑,退了这亲事。
届时不管谁跟梁靖结亲,沈柔华出了恶气,自然能痛快些。
若沈柔华果真跟秦春罗姐妹亲热,秦春罗如今尸骨未寒,她虽露悲色,却拿人家的死做文章,这居心岂不恶毒可恶?
想得更恶毒些,沈柔华此举,焉知不是那日事败的后招?
玉嬛瞧着沈柔华那佛口蛇心的端方模样,想起从前还以为这是个良善人,叫过她几声“姐姐”,心里便觉得膈应,索性借着出恭的由头出去。
因秋老虎的缘故,外头还算和暖,树叶半凋,府邸轩昂,倒是好景致。
站了会儿,那边梁老夫人兴许是累了,在仆妇的搀扶下进了暖阁。
玉嬛稍加思索,唤来石榴,将那备好的锦袋要到手里,孤身过去求见——
沈柔华那点心思看破后防着便罢,她既有了头绪,回头叫人循着认罪的凶手去查,总能查出真相。不戳破不表露,让沈柔华自以为天衣无缝,还更能落些把柄在她手里。
至于薛氏,她自有想做的事,往后为韩太师的案子奔波,利害牵扯之下,得罪薛氏的地方恐怕会更多。薛氏耳根软,沈柔华盯着梁靖,又嫉恨脸面丢尽的事,招数层出不穷,难道还要她跟着费唇舌?
面具总有撕下来的时候,届时铁证摆到跟前,能比言语管用千百倍。
唯有梁老夫人对她是真心疼爱,那日事出仓促,玉嬛拿不准,便先瞒着。到如今尘埃落定,该跟老人家说清楚的,免得她被蒙在鼓里,被那沈柔华欺瞒。
到得暖阁外,仆妇认得玉嬛,进屋禀报后便请她进去。
绕过门口紫檀木雕仙鹤云纹的屏风,里头仆妇丫鬟多被屏退,梁老夫人歪在罗汉床上,正跟一枚核桃较劲儿。
这显然是不耐烦外头的喧闹,躲清静来了。
玉嬛忍俊不禁,帮着她夹开核桃,剔出里头的核桃仁,放在水仙瓷盘里。
自打玉嬛点了头,梁老夫人便拿她当孙媳妇来疼,愈发投缘。祖孙俩抽空慢慢说话,玉嬛将那日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说到沈柔华的时候,特地捏着分寸,将里头弯绕说明白,免得叫老人家觉得她挑拨是非。
谁知梁老夫人却没半点意外,只嚼着核桃慢慢道:“那孩子心术不正,我知道。”
玉嬛反觉诧然,剥核桃的手顿住,“老夫人知道?”
第35章 第35章
暖阁里除了老夫人的心腹仆妇, 便没旁人。
仆妇在门口坐着,摆弄手里的针线,顺便盯着外头的动静,梁老夫人靠在锦缎绣枕上,将旁边那蜜饯碟子推过来, 笑觑玉嬛, “你真当我上了年纪, 眼睛就跟着瞎了?她才几岁, 就算有点城府, 那也还是小姑娘,素日做什么事, 藏着什么打算,我心里有数。”
这话着实出乎玉嬛预料,她一口核桃险些噎在喉咙,赶忙拿茶水送下去。
不怪她惊讶,先前沈柔华藏得太深, 贤良温婉的名声传遍魏州城,待人又和气周全, 进退都有分寸,若不是她丹桂湖的时候留了心, 恐怕这会儿仍蒙在鼓里。
老夫人虽偏爱她, 对沈柔华也颇照顾, 玉嬛还以为老人家也是被那良善名声给蒙蔽了。
转念一想, 老夫人手里握着侯府内宅这些年, 什么风浪没见过?
那目光怕是跟鹰一般,锐利得很。
遂赧然一笑,“看来还是我年纪太小,见识有限。老夫人眼神儿好着呢。”
“心里有数就成,你也不必太理会她,这边的事有我照看,她翻不出天去。倒是晏平心细,派人暗里护着你,连我都没想到。这样也好,免得叫人担心。”老夫人笑了笑,又问道:“听说怀王要编书,召了你父亲回京,何时启程?”
“旨意来得快,限定的时日又短,后日就得启程。”
玉嬛说着,将那锦袋搁在桌上,从中取出两幅暖帽来,“原想着月底前做好了送过来,谁知这就要走了,赶着做出来,只是没能绣花。天气渐渐冷了,我手拙,做得也不好,有些还是请孙姑帮了忙,老夫人您将就着屋里戴戴吧,入了冬得保重身子。”
梁老夫人接过来,暖帽做得素净大方,上好的缎面,里头柔软暖和,一薄一厚,虽没绣花,却像是可着头做的,大小宽窄都刚好,捏在手里也很舒服。
她膝下两位孙女都是出自长房,梁玉琼是侯府嫡长女,梁姝心气也不低。姊妹俩金银堆里长大,虽送了许多贵重东西,却甚少有贴心的,遂笑着收起来,“没绣花才好呢,屋里戴着这个,很妥帖。”
玉嬛笑而抿唇,“老夫人不嫌弃就好。”
旁边仆妇将暖帽收起,梁老夫人便将玉嬛细细打量。
享了一辈子富贵的侯夫人,脸颊虽露老态,目光却是矍铄,也不像侯爷似的意志消沉。
见玉嬛目光微敛,他拍着她手背,缓声道:“晏平如今已进了大理寺,你去京城,彼此也能照看。若是……”她顿了一下,才道:“京城里卧虎藏龙,你年纪毕竟有限,做事不可轻举妄动,若是碰见烦难的事,记得捎信给我。”
这话说得奇怪,玉嬛心思微动,抬眉便对上老人家洞察的目光。
“老夫人瞧出来了?”她有点迟疑。
梁老夫人点了点头,鬓边发丝半白,眼底却藏着惋惜。
自家孙子的性情,她当然清楚,而玉嬛虽年少,从那日在夷简阁的言辞来看,也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不肯委屈苟活。玉嬛虽答应了以谢家女儿的身份进门,岂会委屈一辈子?必是两人已然同心,想设法昭雪冤案。
老夫人活了几十年,走过风浪无数,翻来覆去琢磨到如今,也算是想通了点。
屋里一时安静,玉嬛下意识十指微收。
默然对视片刻,见老人家没有责备阻拦的意思,才低声道:“多谢老夫人体谅。”
梁老夫人颔首不语,只在她肩上轻拍了拍。
……
因是永王提议编书,景明帝亲自下旨,谢鸿手里的事交接得很快。
一番话说得两人都有些低落。
玉嬛跟沈令君交往过几回,知道他少年翩然,性情温雅和气——也不知那副良善面孔是出自真心,还是跟沈柔华一样暗藏毒刺。不过这婚事既然掺杂了利益权衡,沈家淫威之下,沈令君怕是难以抗拒,季文鸳强求无益。
她瞧着好友泛红的眼圈,心疼极了,便陪着季文鸳循山路慢慢说话散心。
心底里,关乎沈柔华的猜测也终于理出了明晰的线——
梁靖回来前,众人都将沈柔华当成梁家的准媳妇看待,而今骤然断了亲事,沈柔华岂能不恨?沈家关乎沈令君婚事的打算,沈柔华最是清楚,今日状若无意地透露给季文鸳,便是摸透了她的性情,笃定文鸳会因心绪失落去寻清静。
而后埋伏人手,指使秦春罗……
倘若不是梁章恰好经过,倘若不是梁靖走前安排了人暗中护着她,以秦春罗那不管不顾的恨意,今日或是文鸳遭灾,或是她落入对方手里,总归要脱层皮,甚至伤及性命。
如此环环相扣的安排,各处人手埋伏得周全,岂会是一时起意?
玉嬛想着这重重打算,只觉满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沈柔华这人,从前还真是看错了她!
两人沿着山路慢行,天高云淡,山势起伏连绵,满坡的绿树转了颜色,而山脚河水波光粼粼,远处城郭巍峨,桑陌纵横。天高地广、山水疏朗,登临高处时令人胸襟开阔,哪怕有再多郁结难解的心思,也能暂且纾解。
从山顶回来,沈夫人和冯氏都还在道观外纳凉等她们。
周遭乱哄哄的,却在传同一道消息——
秦春罗死了。
被人用劲弩透背射穿,倒在山坳半人高的茅草里,被人瞧见时,早已气绝。
……
意料之外的死讯,让玉嬛初闻之下胆战心惊。
秦骁虽因谋杀致伤而判了绞刑,还关在狱中待处决,秦春罗的伯父却仍是魏州地界的富商巨贾,得知消息后当即将案情报到衙署,随即封了山,细查凶手。
梁家重阳的赏花宴上,众人七嘴八舌,都在议论此事。
节庆的热闹氛围都被这命案所惊,不出意料的,许多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投向玉嬛——先前秦骁刺杀谢鸿的事,几乎闹得人尽皆知,今日有人远远瞧见玉嬛和秦春罗单独去僻静处,消息传开后便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就连季文鸳都忧心忡忡,将那点少女心思抛在脑后,“你当真跟秦春罗单独过去了?”
“是啊。”玉嬛颔首,秀眉微蹙,“不过那时她还没事。”
“这可怎么办?这种事沾上就是麻烦,要不我跟爹爹……”
“不用。”玉嬛赶紧打断她。
季文鸳的父亲是魏州司法参军的副手,寻常刑狱的事都须从他手底下走,季文鸳固然是好心,若被人察觉,反倒不妙。
玉嬛心中坦荡,倒不心虚,就只觉得麻烦。
——梁靖留给她的护卫藏得隐秘,她暂时不欲旁人知晓,且沈柔华参与此事不过是她的推测,秦春罗死后便没法对证,若照实说出,只会将自身卷进去,惹来是是非非,没准正合沈柔华下怀。但她跟秦春罗素有旧怨,要解释清楚那一来一回,还需想个由头。
玉嬛也没了赏菊的心思,回城的路上闭眼躺在马车,琢磨对策。
冯氏本欲关怀,见她面带疲色,怕是被秦春罗的死吓着了,也没打搅。
进了城,还没到府门前,果然衙署派了人过来,拦路行礼。
那人态度倒很和气,朝谢鸿行了礼,说秦春罗的案子已有了眉目,因怕疏漏,想请玉嬛过去一趟,问几样事情。
玉嬛随他过去,果然是问她当时为何跟秦春罗单独去山坳,可曾看到异常。
因她是官家千金,加之娇滴滴的没能耐杀人犯事,问话的态度也颇温和。
她按想好的由头答了,没受半点刁难,安然回府。
过几日,案子便有了交代——据查是秦家得罪了人,从前碍着秦骁的威势不敢动手,如今秦骁入狱,便寻机刺杀报仇。那刺客将罪行供认得清楚,用的兵器手法都对得上,签字画押后,便结了案。
玉嬛托谢鸿打探到消息,靠窗细细琢磨,只觉这事儿着实蹊跷得很。
不过秦骁身在囹圄,秦夫人能耐有限,剩下个富商大伯,府里妻妾成群儿女无数,如今正被秦骁连累得如履薄冰,哪会为小姑娘跟官府抬杠得罪人?见揪出凶手,便没深究。
倒是有旁人惦记着此事——譬如沈柔华。
……
重阳过后没几天,是梁家二夫人薛氏的生辰,玉嬛跟冯氏过去道贺,席间不知是谁提起了秦春罗,沈柔华恰坐在玉嬛身侧,神色戚然地道:“秦妹妹真是可怜,原本还说要一道做些菊花糕,谁知……唉,算来倒是谢姑娘能见她最后一面。”
她说话时仍是端庄温婉的姿态,神色间尽是遗憾,觑着玉嬛神色。
旁人也都听说秦春罗曾跟玉嬛去山坳的事,虽说秦骁罪有应得,毕竟秦春罗是条鲜活的人命,叫人叹息,目光瞥向玉嬛时,便不乏揣测暧昧。
甚至连薛氏都有些动容,看向玉嬛时,那目光中添了几分不喜。
玉嬛视若无睹,只跟着道:“是可惜了。沈姑娘素日跟她交好,想来这阵子是很痛心的。”
“唉。”沈柔华没从她脸上瞧出端倪,叹息着睇向薛氏。
玉嬛则低头喝茶,修长的眼睫阖上,遮住诸般情绪。
那日的事沈柔华掺和了多少,她捏不准,更寻不到铁证,但秦春罗背后是沈柔华指使,这一点却能确信。之后秦春罗遇害,玉嬛曾猜测沈柔华跟此事有关,却不敢相信,毕竟她俩是自幼相交的情分,拿来当刀子使便罢了,哪会殃及性命?
然而此刻……
玉嬛琢磨着沈柔华挑起这话头的深意,只觉脊背微微发寒。
薛氏素来趋利避害,极看重旁人的目光,常会吃斋念佛,博个菩萨名声。她本就中意沈柔华,对半路杀出的玉嬛存有芥蒂,如今玉嬛卷进人命案子,牵扯不清,心里定会存疙瘩。而沈柔华想做的,恐怕是将这疙瘩越掐越大,直到薛氏受不住怂恿蛊惑,退了这亲事。
届时不管谁跟梁靖结亲,沈柔华出了恶气,自然能痛快些。
若沈柔华果真跟秦春罗姐妹亲热,秦春罗如今尸骨未寒,她虽露悲色,却拿人家的死做文章,这居心岂不恶毒可恶?
想得更恶毒些,沈柔华此举,焉知不是那日事败的后招?
玉嬛瞧着沈柔华那佛口蛇心的端方模样,想起从前还以为这是个良善人,叫过她几声“姐姐”,心里便觉得膈应,索性借着出恭的由头出去。
因秋老虎的缘故,外头还算和暖,树叶半凋,府邸轩昂,倒是好景致。
站了会儿,那边梁老夫人兴许是累了,在仆妇的搀扶下进了暖阁。
玉嬛稍加思索,唤来石榴,将那备好的锦袋要到手里,孤身过去求见——
沈柔华那点心思看破后防着便罢,她既有了头绪,回头叫人循着认罪的凶手去查,总能查出真相。不戳破不表露,让沈柔华自以为天衣无缝,还更能落些把柄在她手里。
至于薛氏,她自有想做的事,往后为韩太师的案子奔波,利害牵扯之下,得罪薛氏的地方恐怕会更多。薛氏耳根软,沈柔华盯着梁靖,又嫉恨脸面丢尽的事,招数层出不穷,难道还要她跟着费唇舌?
面具总有撕下来的时候,届时铁证摆到跟前,能比言语管用千百倍。
唯有梁老夫人对她是真心疼爱,那日事出仓促,玉嬛拿不准,便先瞒着。到如今尘埃落定,该跟老人家说清楚的,免得她被蒙在鼓里,被那沈柔华欺瞒。
到得暖阁外,仆妇认得玉嬛,进屋禀报后便请她进去。
绕过门口紫檀木雕仙鹤云纹的屏风,里头仆妇丫鬟多被屏退,梁老夫人歪在罗汉床上,正跟一枚核桃较劲儿。
这显然是不耐烦外头的喧闹,躲清静来了。
玉嬛忍俊不禁,帮着她夹开核桃,剔出里头的核桃仁,放在水仙瓷盘里。
自打玉嬛点了头,梁老夫人便拿她当孙媳妇来疼,愈发投缘。祖孙俩抽空慢慢说话,玉嬛将那日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说到沈柔华的时候,特地捏着分寸,将里头弯绕说明白,免得叫老人家觉得她挑拨是非。
谁知梁老夫人却没半点意外,只嚼着核桃慢慢道:“那孩子心术不正,我知道。”
玉嬛反觉诧然,剥核桃的手顿住,“老夫人知道?”
第35章 第35章
暖阁里除了老夫人的心腹仆妇, 便没旁人。
仆妇在门口坐着,摆弄手里的针线,顺便盯着外头的动静,梁老夫人靠在锦缎绣枕上,将旁边那蜜饯碟子推过来, 笑觑玉嬛, “你真当我上了年纪, 眼睛就跟着瞎了?她才几岁, 就算有点城府, 那也还是小姑娘,素日做什么事, 藏着什么打算,我心里有数。”
这话着实出乎玉嬛预料,她一口核桃险些噎在喉咙,赶忙拿茶水送下去。
不怪她惊讶,先前沈柔华藏得太深, 贤良温婉的名声传遍魏州城,待人又和气周全, 进退都有分寸,若不是她丹桂湖的时候留了心, 恐怕这会儿仍蒙在鼓里。
老夫人虽偏爱她, 对沈柔华也颇照顾, 玉嬛还以为老人家也是被那良善名声给蒙蔽了。
转念一想, 老夫人手里握着侯府内宅这些年, 什么风浪没见过?
那目光怕是跟鹰一般,锐利得很。
遂赧然一笑,“看来还是我年纪太小,见识有限。老夫人眼神儿好着呢。”
“心里有数就成,你也不必太理会她,这边的事有我照看,她翻不出天去。倒是晏平心细,派人暗里护着你,连我都没想到。这样也好,免得叫人担心。”老夫人笑了笑,又问道:“听说怀王要编书,召了你父亲回京,何时启程?”
“旨意来得快,限定的时日又短,后日就得启程。”
玉嬛说着,将那锦袋搁在桌上,从中取出两幅暖帽来,“原想着月底前做好了送过来,谁知这就要走了,赶着做出来,只是没能绣花。天气渐渐冷了,我手拙,做得也不好,有些还是请孙姑帮了忙,老夫人您将就着屋里戴戴吧,入了冬得保重身子。”
梁老夫人接过来,暖帽做得素净大方,上好的缎面,里头柔软暖和,一薄一厚,虽没绣花,却像是可着头做的,大小宽窄都刚好,捏在手里也很舒服。
她膝下两位孙女都是出自长房,梁玉琼是侯府嫡长女,梁姝心气也不低。姊妹俩金银堆里长大,虽送了许多贵重东西,却甚少有贴心的,遂笑着收起来,“没绣花才好呢,屋里戴着这个,很妥帖。”
玉嬛笑而抿唇,“老夫人不嫌弃就好。”
旁边仆妇将暖帽收起,梁老夫人便将玉嬛细细打量。
享了一辈子富贵的侯夫人,脸颊虽露老态,目光却是矍铄,也不像侯爷似的意志消沉。
见玉嬛目光微敛,他拍着她手背,缓声道:“晏平如今已进了大理寺,你去京城,彼此也能照看。若是……”她顿了一下,才道:“京城里卧虎藏龙,你年纪毕竟有限,做事不可轻举妄动,若是碰见烦难的事,记得捎信给我。”
这话说得奇怪,玉嬛心思微动,抬眉便对上老人家洞察的目光。
“老夫人瞧出来了?”她有点迟疑。
梁老夫人点了点头,鬓边发丝半白,眼底却藏着惋惜。
自家孙子的性情,她当然清楚,而玉嬛虽年少,从那日在夷简阁的言辞来看,也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不肯委屈苟活。玉嬛虽答应了以谢家女儿的身份进门,岂会委屈一辈子?必是两人已然同心,想设法昭雪冤案。
老夫人活了几十年,走过风浪无数,翻来覆去琢磨到如今,也算是想通了点。
屋里一时安静,玉嬛下意识十指微收。
默然对视片刻,见老人家没有责备阻拦的意思,才低声道:“多谢老夫人体谅。”
梁老夫人颔首不语,只在她肩上轻拍了拍。
……
因是永王提议编书,景明帝亲自下旨,谢鸿手里的事交接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