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后瞧见女儿清水芙蓉似的面庞,心底的愁意却更上一层楼。
今年扶宁已经十五,只比她大了两岁的三公主四公主都已经定下了亲事,唯独扶宁的亲事还没有着落。
朝堂上的年轻才俊不少,可沈太后挑来挑去,看谁都不放心,她的扶宁和别的女孩不一样,扶宁不能开口说话,倘若嫁的人不好,欺负了她,她连呼救的能力都没有。
台上的戏继续唱着,沈太后却没了听戏的心思。
周扶宁握紧了母后的手,含笑盈盈,她心底知道母后在担心什么,可是满燕京,有哪个门第相配的人家愿意娶她这个哑巴公主呢?
就这样一辈子不嫁,对周扶宁来说,也没什么不好,她守着母后,守着皇兄,在宫廷里悠闲度日,比起嫁出宫,面对陌生的一切,她更愿意选择前者。
周扶宁听了一会儿戏,便觉得殿内有些闷,她悄悄在沈太后手上写了更衣二字。
沈太后笑了笑,低声道:“去吧。”
周扶宁便起身,朝着殿外走去。
她没有撑伞,毒辣的日头就落在面上,不一会儿就香汗淋漓,晒在大太阳底下唯一的好处是,这会儿她的身上开始暖洋洋的,不像之前那样冷冰冰。
前面有个凉亭,周扶宁一眼就认出来,凉亭里身穿龙袍的那位是她的大皇兄。
他面色一如既往的冰冷,没有半分表情。
站在大皇兄对面的,是一个陌生的少年,那少年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袍子,站得笔直,远远瞧去,像极了冬日里的松柏。
周扶宁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等皇兄和那少年说完话,她再上前请安。
只是这一等,就是许久。
到底是周怀禛先看见了自家妹妹,他没有说话,只一个眼神,元封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元封撑了伞,快步走到树下,喘着气说道:“五公主,殿下让您过去。”
周扶宁闻言,便跟了上去。
她像往常一样,给周怀禛行了礼,便站在他身侧,不动了。
那个松柏一样的少年抬头看了她一眼。
但只是这一眼,就让周扶宁心底有种惊艳的感觉。
这个少年的眼睛好看极了,像是夜空中璀璨的星子,但他瞧见她的一瞬间,眼底划过一丝喜悦的情绪。
周怀禛咳了一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也许是他憋着咳嗽,面上很快就有了一丝红润,遮住了原本的苍白。
这样的技巧,是他轻车熟路的,他知道怎么瞒过太医的眼睛,怎么瞒过母后的眼睛。
周怀禛看了扶宁一眼,他站起身,难得开口说了一句:“朕去看看母后。”
周扶宁有些受宠若惊,自谢家姐姐离世后,大皇兄开口说话的次数屈指可数。
即便对着大臣处理军国大事,他更多的时候,也只是说“好”或者“不好”,具体事宜都写在朱批上,惹得底下的臣子战战兢兢,不住地揣摩天子的意思。
周扶宁回过神来,点点头,却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她心底有些慌乱,刚想跟上自家皇兄的步伐,却想起来对面还站着一个人,就这样走了,未免有些失礼。
她还不知道他是谁。
少年的眼睛很灵,他似乎能看出她在想什么,因此他开口了:“谢家容淮,见过五公主,公主金安。”
他微微弯了下身子,朝她行礼。
周扶宁愣住了,她低下头,瞬间知道了面前人是谁。
他定然是谢家姐姐的那位堂弟,是了,也就只有对着与谢家姐姐有关的人或物,她的大皇兄才会这样有耐心。
周扶宁看着他行礼的样子,莫名又想起了长乐殿里的竹子,刮起大风的时候,那些竹子也像是这样,微微弯着身子,却不失风骨。
周扶宁动了动喉咙,吐不出半个音,她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没法开口说话的。
她走上前去,扶他起来,示意他不必多礼。
姑娘的纤纤玉指落在少年的手背上,好看得紧。
谢容淮的身子僵了僵,却没有挣开,他抬眼,细看着这位公主。
她的脸很小,大概只有巴掌大,一双眼睛澄澈干净,依稀能瞧出从前的影子。
她大概不记得他了。
这样的认知,让谢容淮心中莫名有些低落。
周扶宁见面前的少年盯着她看,才反应过来自己拉着一个外男的手,有多么不妥当,她连忙放开手,便准备匆匆告退。
身后之人却忽然叫住了她。
“公主,陛下方才问微臣,是否愿意娶您,公主觉得微臣如何?”
周扶宁只觉得有天雷在耳畔炸开,她不可置信地转过身,面前的少年眉目清俊,神色少有的认真。
他走到她面前,少年的面庞镀着暖色的阳光,他一字一顿道:“公主见过微臣的,就在三皇子获封出京那日。”
电光火石间,周扶宁就全记起来了。
她面色苍白,动了动唇,也不管能不能发出声音,也不管对面的人能不能看得懂,只是努力地做出口型:
“对不起,不可以。”
说完这句话,她便顶着大太阳逃走了,她的心剧烈地跳动着,眼底莫名有些酸涩,有什么东西流了出来,她却顾不得去擦。
三皇兄离京那日,她去奉天殿给大皇兄送糕点,意外撞上了他,他没有放过这个让她丢脸的机会,最后又羞辱了她一顿。
今年扶宁已经十五,只比她大了两岁的三公主四公主都已经定下了亲事,唯独扶宁的亲事还没有着落。
朝堂上的年轻才俊不少,可沈太后挑来挑去,看谁都不放心,她的扶宁和别的女孩不一样,扶宁不能开口说话,倘若嫁的人不好,欺负了她,她连呼救的能力都没有。
台上的戏继续唱着,沈太后却没了听戏的心思。
周扶宁握紧了母后的手,含笑盈盈,她心底知道母后在担心什么,可是满燕京,有哪个门第相配的人家愿意娶她这个哑巴公主呢?
就这样一辈子不嫁,对周扶宁来说,也没什么不好,她守着母后,守着皇兄,在宫廷里悠闲度日,比起嫁出宫,面对陌生的一切,她更愿意选择前者。
周扶宁听了一会儿戏,便觉得殿内有些闷,她悄悄在沈太后手上写了更衣二字。
沈太后笑了笑,低声道:“去吧。”
周扶宁便起身,朝着殿外走去。
她没有撑伞,毒辣的日头就落在面上,不一会儿就香汗淋漓,晒在大太阳底下唯一的好处是,这会儿她的身上开始暖洋洋的,不像之前那样冷冰冰。
前面有个凉亭,周扶宁一眼就认出来,凉亭里身穿龙袍的那位是她的大皇兄。
他面色一如既往的冰冷,没有半分表情。
站在大皇兄对面的,是一个陌生的少年,那少年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袍子,站得笔直,远远瞧去,像极了冬日里的松柏。
周扶宁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等皇兄和那少年说完话,她再上前请安。
只是这一等,就是许久。
到底是周怀禛先看见了自家妹妹,他没有说话,只一个眼神,元封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元封撑了伞,快步走到树下,喘着气说道:“五公主,殿下让您过去。”
周扶宁闻言,便跟了上去。
她像往常一样,给周怀禛行了礼,便站在他身侧,不动了。
那个松柏一样的少年抬头看了她一眼。
但只是这一眼,就让周扶宁心底有种惊艳的感觉。
这个少年的眼睛好看极了,像是夜空中璀璨的星子,但他瞧见她的一瞬间,眼底划过一丝喜悦的情绪。
周怀禛咳了一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也许是他憋着咳嗽,面上很快就有了一丝红润,遮住了原本的苍白。
这样的技巧,是他轻车熟路的,他知道怎么瞒过太医的眼睛,怎么瞒过母后的眼睛。
周怀禛看了扶宁一眼,他站起身,难得开口说了一句:“朕去看看母后。”
周扶宁有些受宠若惊,自谢家姐姐离世后,大皇兄开口说话的次数屈指可数。
即便对着大臣处理军国大事,他更多的时候,也只是说“好”或者“不好”,具体事宜都写在朱批上,惹得底下的臣子战战兢兢,不住地揣摩天子的意思。
周扶宁回过神来,点点头,却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她心底有些慌乱,刚想跟上自家皇兄的步伐,却想起来对面还站着一个人,就这样走了,未免有些失礼。
她还不知道他是谁。
少年的眼睛很灵,他似乎能看出她在想什么,因此他开口了:“谢家容淮,见过五公主,公主金安。”
他微微弯了下身子,朝她行礼。
周扶宁愣住了,她低下头,瞬间知道了面前人是谁。
他定然是谢家姐姐的那位堂弟,是了,也就只有对着与谢家姐姐有关的人或物,她的大皇兄才会这样有耐心。
周扶宁看着他行礼的样子,莫名又想起了长乐殿里的竹子,刮起大风的时候,那些竹子也像是这样,微微弯着身子,却不失风骨。
周扶宁动了动喉咙,吐不出半个音,她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没法开口说话的。
她走上前去,扶他起来,示意他不必多礼。
姑娘的纤纤玉指落在少年的手背上,好看得紧。
谢容淮的身子僵了僵,却没有挣开,他抬眼,细看着这位公主。
她的脸很小,大概只有巴掌大,一双眼睛澄澈干净,依稀能瞧出从前的影子。
她大概不记得他了。
这样的认知,让谢容淮心中莫名有些低落。
周扶宁见面前的少年盯着她看,才反应过来自己拉着一个外男的手,有多么不妥当,她连忙放开手,便准备匆匆告退。
身后之人却忽然叫住了她。
“公主,陛下方才问微臣,是否愿意娶您,公主觉得微臣如何?”
周扶宁只觉得有天雷在耳畔炸开,她不可置信地转过身,面前的少年眉目清俊,神色少有的认真。
他走到她面前,少年的面庞镀着暖色的阳光,他一字一顿道:“公主见过微臣的,就在三皇子获封出京那日。”
电光火石间,周扶宁就全记起来了。
她面色苍白,动了动唇,也不管能不能发出声音,也不管对面的人能不能看得懂,只是努力地做出口型:
“对不起,不可以。”
说完这句话,她便顶着大太阳逃走了,她的心剧烈地跳动着,眼底莫名有些酸涩,有什么东西流了出来,她却顾不得去擦。
三皇兄离京那日,她去奉天殿给大皇兄送糕点,意外撞上了他,他没有放过这个让她丢脸的机会,最后又羞辱了她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