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脑海里一片混乱,帝辛只得一点一点地,开始从头缕起——
当时, 刚接收完卫不逊的记忆, 他是怎样想的?
他说,卫不逊和他是一样的人。
彼时的他,对卫不逊单纯想要得到真相的执念, 半点也不意外。
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帝辛,已经不是当初的帝辛了吧。
好似醍醐灌顶, 帝辛的脑海, 陡然变得一片清明。
他想,卫不逊当然应该是帝辛。但他却绝不是从前的帝辛,他应该是现在的帝辛。
他是针对现在的帝辛的一次假设。
假设来路重走,如今的帝辛,会和当初的帝辛有何不同?
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的帝辛, 不似从前的帝辛那样戾气深重。
他不会为了报复,去做什么残暴无能的昏君。
而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因为他终于学会了“委曲求全”。他只是变得更骄傲了, 同时,也渐渐开始懂了什么叫“大义”。
“半生辛劳为苍生,然苍生负你,你便真的不怨了、也不恨了?”
卫不逊恰合时宜地开口。
一瞬间,好似“立场”发生了变换。卫不逊从“解答者”变成了“逼问者”,帝辛则从“逼问者”变成了“解答者”。
“有什么好怨好恨的?”
帝辛抬眸。
像是终于明白了卫不逊存在的意义,他虽眸光浅淡,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如是而已,寡人问心无愧。”
这一刻,他是帝辛,也是为天下所负的君王。
他身披金光万丈,落下心里的最后一道枷锁,最终凭着累世功德,用“仁义”得证大道。
而那卫不逊,似是当真只为给他试心,只等他身上的金光散去,“他”便也一点一点地、斑驳着湮灭。
最后,那寂静无声的虚无里,便只剩了帝辛一人。
*
也不知是等了多久,帝辛无从算起。
终于,一个鹤发白须的老道,从虚无的深处,向着帝辛步步接近。
帝辛从未见过这个老道。
但心里,他认定那是鸿钧。
叫他数度轮回,最后得以证道成圣的道祖鸿钧。
“你倒是叫我出乎意料。”
鸿钧随意往帝辛的身上扫上两眼。
虽话里说着是吃惊,但他的面上,却实在没有半点的讶异。
所以……他是在吃惊什么呢?
帝辛有些疑惑,但他没问。
他不问,鸿钧自然也没有回答。
他悠然闲适地打量着帝辛,许久,方才问道:“你可知,何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心下一顿,帝辛先是怔了怔,然后才对着鸿钧微微颔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的含义,当然不难理解。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便是“上天”无所谓什么“仁爱”与“不仁爱”,万物苍生,在“它”的面前,都是绝对平等的。
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则更简单些,它是说,手握绝对力量和强权的人,不该强行插手凡间之事。
两句话,若换了其他任何一人来说,那它的意义,都不很大。但此时,说着这话的人,却是鸿钧。
鸿钧。
融身于天道的道祖。
换句话来说,他便等同于天道、等同于天了。
他说的每一句话,自然会有他的深意。
“天道至公、天行有常。有人妄图蒙蔽天机,打破这个‘公’、打破这个‘常’,你当如何?”
十分突兀的,鸿钧提问。
帝辛觉得他这话,问得有些莫名奇妙。
毕竟,他才是天道,可现在,他却在问自己应该怎么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帝辛想着鸿钧方才说的两句话,心里反复琢磨。
天……
“天”是谁?
往小了说,“天”就是“天道”,是鸿钧。可要是往大了说,“天”就是“公平”,是“天行有常”的“常”,是“法则”、是“戒律”。
圣人……
“圣人”是谁?
“他”是妄图插手人间事的女娲,是蒙蔽天下黎民的贵族,是自打“替天行道”旗号的姬发和姜子牙,也是受“欲/望”趋使、蒙昧良心的每一个人。
人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因着或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和欲/望,就想要打破公平的秩序、颠覆社会运行的法则。
帝辛,他是受害者。但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鸿钧的意思很简单,他是在告诉帝辛,他要处理这个问题——
老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万物相生相克,纵然天道无所谓仁爱与不仁爱,但它维护公平。既然有人妄图蒙蔽天机,那它就需要一些人去代它监管、匡扶正义。
显然,它选择了帝辛。
“我知道了。”
没头没尾地,帝辛应上一句。
他在告诉鸿钧,他答应替天行道了。
是的,替天行道。
帮天道维护公平与秩序,可不就是替天行道吗?
当时, 刚接收完卫不逊的记忆, 他是怎样想的?
他说,卫不逊和他是一样的人。
彼时的他,对卫不逊单纯想要得到真相的执念, 半点也不意外。
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帝辛,已经不是当初的帝辛了吧。
好似醍醐灌顶, 帝辛的脑海, 陡然变得一片清明。
他想,卫不逊当然应该是帝辛。但他却绝不是从前的帝辛,他应该是现在的帝辛。
他是针对现在的帝辛的一次假设。
假设来路重走,如今的帝辛,会和当初的帝辛有何不同?
答案显而易见。
如今的帝辛, 不似从前的帝辛那样戾气深重。
他不会为了报复,去做什么残暴无能的昏君。
而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因为他终于学会了“委曲求全”。他只是变得更骄傲了, 同时,也渐渐开始懂了什么叫“大义”。
“半生辛劳为苍生,然苍生负你,你便真的不怨了、也不恨了?”
卫不逊恰合时宜地开口。
一瞬间,好似“立场”发生了变换。卫不逊从“解答者”变成了“逼问者”,帝辛则从“逼问者”变成了“解答者”。
“有什么好怨好恨的?”
帝辛抬眸。
像是终于明白了卫不逊存在的意义,他虽眸光浅淡,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如是而已,寡人问心无愧。”
这一刻,他是帝辛,也是为天下所负的君王。
他身披金光万丈,落下心里的最后一道枷锁,最终凭着累世功德,用“仁义”得证大道。
而那卫不逊,似是当真只为给他试心,只等他身上的金光散去,“他”便也一点一点地、斑驳着湮灭。
最后,那寂静无声的虚无里,便只剩了帝辛一人。
*
也不知是等了多久,帝辛无从算起。
终于,一个鹤发白须的老道,从虚无的深处,向着帝辛步步接近。
帝辛从未见过这个老道。
但心里,他认定那是鸿钧。
叫他数度轮回,最后得以证道成圣的道祖鸿钧。
“你倒是叫我出乎意料。”
鸿钧随意往帝辛的身上扫上两眼。
虽话里说着是吃惊,但他的面上,却实在没有半点的讶异。
所以……他是在吃惊什么呢?
帝辛有些疑惑,但他没问。
他不问,鸿钧自然也没有回答。
他悠然闲适地打量着帝辛,许久,方才问道:“你可知,何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心下一顿,帝辛先是怔了怔,然后才对着鸿钧微微颔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的含义,当然不难理解。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便是“上天”无所谓什么“仁爱”与“不仁爱”,万物苍生,在“它”的面前,都是绝对平等的。
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则更简单些,它是说,手握绝对力量和强权的人,不该强行插手凡间之事。
两句话,若换了其他任何一人来说,那它的意义,都不很大。但此时,说着这话的人,却是鸿钧。
鸿钧。
融身于天道的道祖。
换句话来说,他便等同于天道、等同于天了。
他说的每一句话,自然会有他的深意。
“天道至公、天行有常。有人妄图蒙蔽天机,打破这个‘公’、打破这个‘常’,你当如何?”
十分突兀的,鸿钧提问。
帝辛觉得他这话,问得有些莫名奇妙。
毕竟,他才是天道,可现在,他却在问自己应该怎么办。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帝辛想着鸿钧方才说的两句话,心里反复琢磨。
天……
“天”是谁?
往小了说,“天”就是“天道”,是鸿钧。可要是往大了说,“天”就是“公平”,是“天行有常”的“常”,是“法则”、是“戒律”。
圣人……
“圣人”是谁?
“他”是妄图插手人间事的女娲,是蒙蔽天下黎民的贵族,是自打“替天行道”旗号的姬发和姜子牙,也是受“欲/望”趋使、蒙昧良心的每一个人。
人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因着或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和欲/望,就想要打破公平的秩序、颠覆社会运行的法则。
帝辛,他是受害者。但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鸿钧的意思很简单,他是在告诉帝辛,他要处理这个问题——
老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万物相生相克,纵然天道无所谓仁爱与不仁爱,但它维护公平。既然有人妄图蒙蔽天机,那它就需要一些人去代它监管、匡扶正义。
显然,它选择了帝辛。
“我知道了。”
没头没尾地,帝辛应上一句。
他在告诉鸿钧,他答应替天行道了。
是的,替天行道。
帮天道维护公平与秩序,可不就是替天行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