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手上骤然一轻的崔教授,面上一愣,旋即拿扇子扇了两下,笑得更开心了,连忙招呼沈瑶进屋。
等进了崔教授的家,沈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排排的大书架。每一层架子因为被主人满满实实地摆了两层的书,早已经压弯了腰。
想到青县老校长家里跟崔校长这里如出一辙的风格,沈瑶不禁有些肃然起敬。
崔教授领着沈瑶去了他早就准备好的房间,朝阳的面,已经打扫得很干净,看得出主人的用心。
沈瑶心头一热,放下编织袋,扭过头刚想感谢崔教授的用心,就看到刚才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的老爷子,这会儿脸上露出了一丝恼意。
“崔教授,怎么了?”
“哎呀,怨我,平常吃饭就对付,今天你来,家里也没啥吃的,要不大爷带你去下馆子行不?”现在不是一个通讯发达的年代,崔教授既没有大哥大也没有bp机,跟老校长的联系不是写信就是公共电话,所以沈瑶来,他知道,但具体哪天,还真不清楚。
他一个糙老爷们,能把房间收拾成那样已经是这辈子最心灵手巧的一回了。
沈瑶一听顿时有些郝然地挠了挠头,她来得确实突然,而且崔教授一看就是不善家事的人。想到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饭馆子基本都是爆满,沈瑶估计他们就是去也不一定有位置,当下提议道:“我看弄堂外边有卖菜的,您要不嫌弃,要不我给您做点?”
崔教授哪里能让一半大的小姑娘给他做饭?当下就不同意,但沈瑶想到她还得在这里住一年,横竖不能回回下馆子吧?这年头,拿工资的人可经不起这么造。
“您就全当让我露一手吧,老校长总说我该去开饭店。”
崔教授见沈瑶坚持,也就没再强烈反对,他转身回房间拿了钱包,就要跟沈瑶一起出去。
现在已经是准备晚饭的时间点了,菜和肉都便宜多了。
崔教授是哈城人,所以沈瑶打算今天晚上做一道锅包肉。
来的时候她注意到外边有个豆腐摊,再加一道脆皮豆腐也不错,咸香可口。
顺道买点青菜,多买点猪肉,做点青菜丸子汤,熨帖的很。
崔教授一开始是没觉得沈瑶是会做饭的,但看她挑菜买肉的手法熟练,一看就不是个门外汉的样子,忽然想起来老友来信中提过的这孩子的身世,想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还拉扯着一个比她小的弟弟,也难怪会做饭。
但即使如此,在崔教授看来,沈瑶充其量也就是做的饭能入口罢了。毕竟还在上学的孩子,能有多大手艺?
沈瑶不知道崔教授的想法,挑好食材,就拎着两大带子东西回去了。
再穿过弄堂时,香味儿更浓了,家常菜的味道是记忆里最温馨的味道,百闻不厌。
把多余的食材放好,沈瑶先把猪里脊切片,腌制,放到一边备用。然后转身取出买的豆腐,切成厚片,裹上玉米淀粉和蛋液,将金黄的豆腐块放入锅中,双面翻转,油香一阵阵飘出窗外,飘向屋内正埋头读书的人。
崔教授吸吸鼻子,这味儿香的很,明明就是混着鸡蛋和豆腐香气的油味儿,却勾的人口水直流。
身随心动,随着沈瑶那边酱汁入锅,崔教授越发受不了,索性直接站到了沈瑶身后,眼巴巴地看着锅里金黄诱人的豆腐。
沈瑶对声音敏感,崔教授一来她就注意到了,但她心思不在上面,把切好的葱花洒在豆腐上面,热油膨出的香葱气息,霸道地占据了人的嗅觉。
“嘶溜!”吸口水的声音打断了沈瑶的步骤,她循声望去,原来厨房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小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锅里的脆皮豆腐。
“陈升,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崔教授认识这个小胖子,是邻居家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
叫陈升的小胖子显然跟崔教授关系不错,笑着进了屋子,抱住崔教授的腿,仰头说道:“崔爷爷,我妈三天没让我吃饭了,您能发发善心吗?”
崔教授看着对方嘴角的油渍,笑骂道:“为了点吃的还会撒谎了?过来,我看上次给你布置的古诗都背好了吗?”
沈瑶笑看着爷孙俩,转身继续处理已经腌制的差不多的猪里脊肉。
等过上淀粉的猪肉翻滚入油锅时,真正放肆的香气开始肆虐在不大的弄堂里。
老话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坐落于弄堂最深处的崔家厨房,显然成了今晚这里的焦点。
就连路过的行人都有的情不自禁停下,询问弄堂口正在收拾棋盘的大爷们,里面是不是开了一家新饭馆?
收拾东西正准备去崔家蹭饭的下棋大爷们,不约而同地虎目一瞪,什么饭馆?没有没有!
等崔教授实在受不了这香味儿,提溜着苦哈哈背古诗的小胖子出来时,惊讶地发现,他家厨房已经被一群老不要脸的家伙儿们包围了。
当晚,为了满足不惜“远道而来”、忍受崔教授“冷言冷语”的大爷们,沈瑶只好贡献出所有的食材,又整出了五六个菜才完事儿。
意识到自己来蹭饭,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大爷们自发主动地想付饭钱,甚至有的还想问问沈瑶有没有开饭店的打算,崔教授脸一板,把钱往人家手里一塞,直接赶了出去。
折腾了一天,沈瑶也累的不轻,见崔教授已经休息去了,压下到嘴的话,只把早就准备好的生活费压在了书桌上一本半摊开的书下。
等进了崔教授的家,沈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排排的大书架。每一层架子因为被主人满满实实地摆了两层的书,早已经压弯了腰。
想到青县老校长家里跟崔校长这里如出一辙的风格,沈瑶不禁有些肃然起敬。
崔教授领着沈瑶去了他早就准备好的房间,朝阳的面,已经打扫得很干净,看得出主人的用心。
沈瑶心头一热,放下编织袋,扭过头刚想感谢崔教授的用心,就看到刚才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的老爷子,这会儿脸上露出了一丝恼意。
“崔教授,怎么了?”
“哎呀,怨我,平常吃饭就对付,今天你来,家里也没啥吃的,要不大爷带你去下馆子行不?”现在不是一个通讯发达的年代,崔教授既没有大哥大也没有bp机,跟老校长的联系不是写信就是公共电话,所以沈瑶来,他知道,但具体哪天,还真不清楚。
他一个糙老爷们,能把房间收拾成那样已经是这辈子最心灵手巧的一回了。
沈瑶一听顿时有些郝然地挠了挠头,她来得确实突然,而且崔教授一看就是不善家事的人。想到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饭馆子基本都是爆满,沈瑶估计他们就是去也不一定有位置,当下提议道:“我看弄堂外边有卖菜的,您要不嫌弃,要不我给您做点?”
崔教授哪里能让一半大的小姑娘给他做饭?当下就不同意,但沈瑶想到她还得在这里住一年,横竖不能回回下馆子吧?这年头,拿工资的人可经不起这么造。
“您就全当让我露一手吧,老校长总说我该去开饭店。”
崔教授见沈瑶坚持,也就没再强烈反对,他转身回房间拿了钱包,就要跟沈瑶一起出去。
现在已经是准备晚饭的时间点了,菜和肉都便宜多了。
崔教授是哈城人,所以沈瑶打算今天晚上做一道锅包肉。
来的时候她注意到外边有个豆腐摊,再加一道脆皮豆腐也不错,咸香可口。
顺道买点青菜,多买点猪肉,做点青菜丸子汤,熨帖的很。
崔教授一开始是没觉得沈瑶是会做饭的,但看她挑菜买肉的手法熟练,一看就不是个门外汉的样子,忽然想起来老友来信中提过的这孩子的身世,想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还拉扯着一个比她小的弟弟,也难怪会做饭。
但即使如此,在崔教授看来,沈瑶充其量也就是做的饭能入口罢了。毕竟还在上学的孩子,能有多大手艺?
沈瑶不知道崔教授的想法,挑好食材,就拎着两大带子东西回去了。
再穿过弄堂时,香味儿更浓了,家常菜的味道是记忆里最温馨的味道,百闻不厌。
把多余的食材放好,沈瑶先把猪里脊切片,腌制,放到一边备用。然后转身取出买的豆腐,切成厚片,裹上玉米淀粉和蛋液,将金黄的豆腐块放入锅中,双面翻转,油香一阵阵飘出窗外,飘向屋内正埋头读书的人。
崔教授吸吸鼻子,这味儿香的很,明明就是混着鸡蛋和豆腐香气的油味儿,却勾的人口水直流。
身随心动,随着沈瑶那边酱汁入锅,崔教授越发受不了,索性直接站到了沈瑶身后,眼巴巴地看着锅里金黄诱人的豆腐。
沈瑶对声音敏感,崔教授一来她就注意到了,但她心思不在上面,把切好的葱花洒在豆腐上面,热油膨出的香葱气息,霸道地占据了人的嗅觉。
“嘶溜!”吸口水的声音打断了沈瑶的步骤,她循声望去,原来厨房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小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锅里的脆皮豆腐。
“陈升,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崔教授认识这个小胖子,是邻居家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
叫陈升的小胖子显然跟崔教授关系不错,笑着进了屋子,抱住崔教授的腿,仰头说道:“崔爷爷,我妈三天没让我吃饭了,您能发发善心吗?”
崔教授看着对方嘴角的油渍,笑骂道:“为了点吃的还会撒谎了?过来,我看上次给你布置的古诗都背好了吗?”
沈瑶笑看着爷孙俩,转身继续处理已经腌制的差不多的猪里脊肉。
等过上淀粉的猪肉翻滚入油锅时,真正放肆的香气开始肆虐在不大的弄堂里。
老话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坐落于弄堂最深处的崔家厨房,显然成了今晚这里的焦点。
就连路过的行人都有的情不自禁停下,询问弄堂口正在收拾棋盘的大爷们,里面是不是开了一家新饭馆?
收拾东西正准备去崔家蹭饭的下棋大爷们,不约而同地虎目一瞪,什么饭馆?没有没有!
等崔教授实在受不了这香味儿,提溜着苦哈哈背古诗的小胖子出来时,惊讶地发现,他家厨房已经被一群老不要脸的家伙儿们包围了。
当晚,为了满足不惜“远道而来”、忍受崔教授“冷言冷语”的大爷们,沈瑶只好贡献出所有的食材,又整出了五六个菜才完事儿。
意识到自己来蹭饭,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大爷们自发主动地想付饭钱,甚至有的还想问问沈瑶有没有开饭店的打算,崔教授脸一板,把钱往人家手里一塞,直接赶了出去。
折腾了一天,沈瑶也累的不轻,见崔教授已经休息去了,压下到嘴的话,只把早就准备好的生活费压在了书桌上一本半摊开的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