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则立,太子景一派的人马一并下狱,韦清之和鲁资被捕入狱,段昭留了下来,理由是很充分的,原因是因为韦清之等人造谣生事,致使朝廷二十多万府军直接损失将近八万,他们挑起不必要的战争,一场完全不可能会发生的战争,但是韦清之等人做到了,他们把不可能转变成为了可能,同样,天开帝精心培育的太子以及他的重臣全部在此次对立中消失。
新帝的年号,该怎么选定呢?为了继承天开帝的意志,奉行对天下的安抚,安玄等人经过研究,决定为司马麒伦定下来的新年号,是为元承,司马麒伦,便是元承帝,元承帝登基的时候,他可是很开心,年纪轻轻,年仅十岁,倒是显现出了不一般的远见,他很信任长孙安玄,因为安玄从来没有亏待过他,甚至是,朝廷十几万精锐兵马,都给了长孙安玄掌管。
天下重新平定,对于长孙安玄来说,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关陇,北方的经济,由于经济持续的低迷,宣北府军就算是攻下了北方,也驻守不长久。
安玄统管朝政,实际上仍然按照天开帝时期,他作为丞相时的朝政方式运转,为了取悦钟娘娘和陛下,安玄决定第一手先抓在关陇身上,毕竟宣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安玄的势力范围。
上朝的时候,因为对清流党的搜捕,清流已经损失的差不多了,安玄网开一面,只是把他们抓进了刑部少府狱,而并没有处死,如果处死了,难免会爆发一场危机。
为了给空荡的朝廷撑撑门面,顺便让元承帝放心,安玄并没有把自己的重臣安排进朝廷,而是把他们安排在各地带兵,朝廷内的大臣,有几位掌握实权的大臣,几位谋臣,像于海田,家玄,张馥这些人,就没有遭到安玄的搜捕,同样,安玄挑了几位元承帝的同学,让他们进入朝廷,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可以撑撑元承帝的势力,好让天下知道大权并没有旁落。
安玄上朝,等待陛下的到来,十岁的元承帝出现在安玄的眼前,他的龙袍要好看很多,是火红色的,为了让黑色服装更加正式一些,安玄重新确定了黑色朝服,同时,安玄等待着陛下说话。
安玄问陛下,说
“陛下,有什么想要说出来的吗?”
元承帝点头,说
“听说,丞相说的第一件事情,是关陇地区的农耕恢复,朕觉得丞相做的非常好,你们不要忧虑,也不要认为丞相有任何的私心,就跟着他来吧,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安玄又说
“陛下,臣给您挑了几位股肱的近臣,他们是你的同学,请你批准吧。”
和“四日”一样,四日是天开帝童年时的卫士,安玄也给元承帝选择了四位近臣,分别是段昭的儿子,十一岁的段安,十三岁的少年读书人唐雄,乔述的一位远房亲戚,年仅八岁的乔奢,以及十六岁的长孙羽。
四人将会成为陛下的近臣,但是长孙羽出现时,诸位大臣显的有些紧张。
他们四人跪在陛下面前,又是说,誓死效忠陛下,犬马之劳,元承帝看了长孙安玄一眼,又说
“丞相,这些近臣,都是好近臣啊,朕,心满意足了,只是,丞相,切不可废弛武备啊。”
安玄点头,笑道
“是,谢陛下隆恩!”
下朝之后,一众官员来找到长孙安玄的哥哥,就问
“哎哟,家玄公啊,看来,这陛下是很看重长孙丞相啊!”
“是啊是啊,你说过一阵子陛下会怎么考虑呢?”
长孙家玄笑了笑,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讨论,又说
“照眼下这个情形,我认为陛下和钟太后肯定是支持我二弟的,毕竟钟娘娘一定不会再去步太子景的后尘,不过,瞅着我弟的性格,他恐怕,不会把军权,交给陛下吧。”
大臣们又问
“那陛下的意见,丞相会答应吗?“
长孙家玄说
“我担任了也有一段时间的光禄大夫了,事实上,丞相会答应陛下的意见,只是,陛下的意见,是否顺天心,合民意,但是,这是不是顺天心,合民意,还得看钟太后,陛下活在离燕深宫之中,苦心教育陛下,就是让陛下在安玄面前,更加成熟一些。”
张馥来找钟太后,钟华笑道
“哎哟,显之呐,你也长多了几丝白头发了。”
张馥点头,说
“显之认为长了白头发不要紧,能够安稳地度过时局,才是最重要的。“
钟太后笑道
“哈哈哈哈,显之,你想多了,你会认为,我的皇儿会和长孙安玄产生间隙吧?实际上不会这样。”
张馥说
“不论是否会如此,也要以防万一,其实陛下似乎有一番励精图治地打算。”
钟太后说
“所有励精图治的想法,都要顺着民意,顺着天下大局的走向,走向如何,我是太后,我的意见很重要,这怎么说,陛下还经常来找我呢。一个孩子,可是没有太多的打算了,想法的确有,但是仍然很盲目。”
张馥又问
“那,太后殿下,您有给陛下挑选皇后的打算吗?”
钟太后说
“哈哈,皇后皇后,给陛下挑选皇后是个难事,但是我又害怕,陛下长大了,自己喜欢别人,年轻还是多读读书好,情欲始终伤身啊,你看看那个北宁王,为了一个女人,天天哭泣,到头来,别人就笑他,唉,情深固然是个好事,可是男人不能对女人情深啊,这就犯了大忌了。”
张馥说
“据闻丞相对乔氏的安排,非常尽了体面。”
钟太后又说
“是啊是啊,不过,乔氏根本就不想去见废帝,他的性格其实跟很多女人都合不下来,只是因为他是陛下,也就这样了。”
这过了一阵子,左仆射于海田走了进来。
钟太后说
“哈哈,哎呀,是于大人啊,其实,陛下写的东西,很多时候都要经你发布,且不能多让丞相操持陛下的意见啊。”
新帝的年号,该怎么选定呢?为了继承天开帝的意志,奉行对天下的安抚,安玄等人经过研究,决定为司马麒伦定下来的新年号,是为元承,司马麒伦,便是元承帝,元承帝登基的时候,他可是很开心,年纪轻轻,年仅十岁,倒是显现出了不一般的远见,他很信任长孙安玄,因为安玄从来没有亏待过他,甚至是,朝廷十几万精锐兵马,都给了长孙安玄掌管。
天下重新平定,对于长孙安玄来说,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关陇,北方的经济,由于经济持续的低迷,宣北府军就算是攻下了北方,也驻守不长久。
安玄统管朝政,实际上仍然按照天开帝时期,他作为丞相时的朝政方式运转,为了取悦钟娘娘和陛下,安玄决定第一手先抓在关陇身上,毕竟宣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安玄的势力范围。
上朝的时候,因为对清流党的搜捕,清流已经损失的差不多了,安玄网开一面,只是把他们抓进了刑部少府狱,而并没有处死,如果处死了,难免会爆发一场危机。
为了给空荡的朝廷撑撑门面,顺便让元承帝放心,安玄并没有把自己的重臣安排进朝廷,而是把他们安排在各地带兵,朝廷内的大臣,有几位掌握实权的大臣,几位谋臣,像于海田,家玄,张馥这些人,就没有遭到安玄的搜捕,同样,安玄挑了几位元承帝的同学,让他们进入朝廷,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可以撑撑元承帝的势力,好让天下知道大权并没有旁落。
安玄上朝,等待陛下的到来,十岁的元承帝出现在安玄的眼前,他的龙袍要好看很多,是火红色的,为了让黑色服装更加正式一些,安玄重新确定了黑色朝服,同时,安玄等待着陛下说话。
安玄问陛下,说
“陛下,有什么想要说出来的吗?”
元承帝点头,说
“听说,丞相说的第一件事情,是关陇地区的农耕恢复,朕觉得丞相做的非常好,你们不要忧虑,也不要认为丞相有任何的私心,就跟着他来吧,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安玄又说
“陛下,臣给您挑了几位股肱的近臣,他们是你的同学,请你批准吧。”
和“四日”一样,四日是天开帝童年时的卫士,安玄也给元承帝选择了四位近臣,分别是段昭的儿子,十一岁的段安,十三岁的少年读书人唐雄,乔述的一位远房亲戚,年仅八岁的乔奢,以及十六岁的长孙羽。
四人将会成为陛下的近臣,但是长孙羽出现时,诸位大臣显的有些紧张。
他们四人跪在陛下面前,又是说,誓死效忠陛下,犬马之劳,元承帝看了长孙安玄一眼,又说
“丞相,这些近臣,都是好近臣啊,朕,心满意足了,只是,丞相,切不可废弛武备啊。”
安玄点头,笑道
“是,谢陛下隆恩!”
下朝之后,一众官员来找到长孙安玄的哥哥,就问
“哎哟,家玄公啊,看来,这陛下是很看重长孙丞相啊!”
“是啊是啊,你说过一阵子陛下会怎么考虑呢?”
长孙家玄笑了笑,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讨论,又说
“照眼下这个情形,我认为陛下和钟太后肯定是支持我二弟的,毕竟钟娘娘一定不会再去步太子景的后尘,不过,瞅着我弟的性格,他恐怕,不会把军权,交给陛下吧。”
大臣们又问
“那陛下的意见,丞相会答应吗?“
长孙家玄说
“我担任了也有一段时间的光禄大夫了,事实上,丞相会答应陛下的意见,只是,陛下的意见,是否顺天心,合民意,但是,这是不是顺天心,合民意,还得看钟太后,陛下活在离燕深宫之中,苦心教育陛下,就是让陛下在安玄面前,更加成熟一些。”
张馥来找钟太后,钟华笑道
“哎哟,显之呐,你也长多了几丝白头发了。”
张馥点头,说
“显之认为长了白头发不要紧,能够安稳地度过时局,才是最重要的。“
钟太后笑道
“哈哈哈哈,显之,你想多了,你会认为,我的皇儿会和长孙安玄产生间隙吧?实际上不会这样。”
张馥说
“不论是否会如此,也要以防万一,其实陛下似乎有一番励精图治地打算。”
钟太后说
“所有励精图治的想法,都要顺着民意,顺着天下大局的走向,走向如何,我是太后,我的意见很重要,这怎么说,陛下还经常来找我呢。一个孩子,可是没有太多的打算了,想法的确有,但是仍然很盲目。”
张馥又问
“那,太后殿下,您有给陛下挑选皇后的打算吗?”
钟太后说
“哈哈,皇后皇后,给陛下挑选皇后是个难事,但是我又害怕,陛下长大了,自己喜欢别人,年轻还是多读读书好,情欲始终伤身啊,你看看那个北宁王,为了一个女人,天天哭泣,到头来,别人就笑他,唉,情深固然是个好事,可是男人不能对女人情深啊,这就犯了大忌了。”
张馥说
“据闻丞相对乔氏的安排,非常尽了体面。”
钟太后又说
“是啊是啊,不过,乔氏根本就不想去见废帝,他的性格其实跟很多女人都合不下来,只是因为他是陛下,也就这样了。”
这过了一阵子,左仆射于海田走了进来。
钟太后说
“哈哈,哎呀,是于大人啊,其实,陛下写的东西,很多时候都要经你发布,且不能多让丞相操持陛下的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