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瞧周希逸,仍死死盯着阿嫣。
    这样的举动属实唐突之极,以周希逸的身份见闻,更不该在宫廷里犯这般错误。然而此刻,那位竟丝毫不顾失态,一双眼睛盯住阿嫣时,年轻英俊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
    震惊!
    谢珽很不喜欢妻子被人这样盯着,尤其周希逸的目光里藏了对美色的贪图,似觊觎已久。
    他看向诚王,沉声道:“这是?”
    “剑南节度使之子。”诚王没打算隐瞒,语气里甚至带着几分得意,侧头拍了拍周希逸的肩膀,“这就是汾阳王。”
    “哦。”周希逸惊而回神,有点魂不守舍,“拜见汾阳王。”
    谢珽皱眉,“你盯着内子作甚?”
    极直白不豫的质问,令周希逸稍生忌惮,他竭力收回视线,脑袋里还嗡嗡作响时,寻的借口也颇拙劣。
    “王妃长得与我一位故人相似。”
    其实何止是相似!
    方才瞧清阿嫣面容时,周希逸固然惊愕,内心里却不肯相信她是汾阳王妃,下意识盼着是容貌肖似。毕竟,两回见面时阿嫣皆打扮得清雅,又轻车简从,与王妃的富贵气派毫不沾边,加之气度灵秀,姿貌娇美,实在不像嫁为人妇的。
    直到两处遇见彼此行礼,阿嫣款款说了声“见过诚王”。
    即便身在宫廷,她的姿态有意端庄,那声音却仍熟悉得令他头皮发麻,旋即掀起心底的惊涛骇浪。
    竟然真的是她!
    她怎会是谢珽的妻子!
    那一瞬,周希逸只觉天翻地覆,以至震惊失态而浑然不知。
    但既被拉回神思,总不至再次沦陷。
    周希逸竭力收敛着视线,跟在诚王的身后,一道往永宁殿里走。心思却尽被这意料之外的相遇占据,将几回相见的情形翻来覆去的琢磨,余光忍不住往阿嫣侧影上瞟。
    被谢珽察觉后,侧身挡住。
    周希逸无法,只能暂且收敛,直到进了永宁殿,分宾主落座,周希逸坐到阿嫣对面,目光便又肆无忌惮地投向她。
    ……
    殿宇宽敞,秋雨中凉风习习。
    永徽帝安排了乐师助兴,因不是典礼之类的大场合,便选了清雅丝竹,在远处的水榭里细细弹奏。乐声隔着水面遥遥传来,既可为这小宴添几分雅趣,也不至于打扰旁人交谈。
    永徽帝居中而坐,下首两列桌案摆开,太子与谢珽左右相对,阿嫣与诚王对坐,吉甫的对面则是周希逸。
    昨晚谢珽接旨之后,永徽帝其实打算请徐太傅过来敲敲边鼓。
    毕竟阿嫣与徐太傅交情极深,与祖孙俩无异,谢珽在太师府的那些行径又未遮掩,显见得十分呵宠阿嫣,若有徐太傅在旁劝说,想必能给几分薄面。
    但徐太傅婉拒了。
    永徽帝幼时由太师教习读书治国之事,他这太傅则是被喜爱书画雅事的先帝瞧中,重在教导诗书等事。永徽帝厌烦政务,对书画之类消遣之事颇有兴趣,也颇喜爱太傅。然而身为帝王,既坐拥天下,自有重任在肩,他登基后本末倒置,加之宠信吉甫、荒疏政务,终归令忠正之臣不满。
    这些年间,徐太傅与他也渐渐疏远。
    阿嫣先前已经说了会单独去别苑拜望,徐太傅更不愿将她拽进朝堂和节度使互搏的深渊,遂寻了借口婉拒。
    永徽帝无法,只能召了兵部尚书和精于文墨的重臣作陪,碍着剑南节度使的身份,安排在宴席末尾。
    饶是如此,永徽帝也不愿错失。
    哪怕徐太傅不在场,也能拿来当招牌,他不急着去碰冷硬寡言的谢珽,先跟阿嫣谈论书画音律,不时就要提几句徐太傅。这件事上,永徽帝的造诣不逊于名家,就着遥遥飘来的乐声侃侃而谈,又有臣工凑趣,令氛围颇为融洽。
    酒过三巡,永徽帝许了阿嫣不少名画。
    都是藏在宫廷的珍宝,难得一观。
    他随手赠送,阿嫣哪怕知道是有所图谋,仍颇欢喜期待,谢珽在旁瞧着,不自觉也露笑意。
    吉甫遂含笑起身,切入正题。
    ——他昨晚也得到了徐元杰暴毙于城外的消息,虽则心惊胆战,却因没什么线索,暂且只能按捺。这会儿宫宴之上还是得恪尽职守,给永徽帝办事。
    节度陇右之权,已然颁旨赋予,今日有意示好,更不掩拉拢之心。
    谢珽听了吉甫的提议,竟自露出笑意。
    “皇上所问之事,微臣已斟酌过。保家卫国原就是男儿之事,河东军中尚有余暇,既逢流民作乱,自当为皇上分忧。臣已拟了将士的名单,请皇上过目。”
    谢珽取出备好的奏折,呈于内官。
    永徽帝瞧过之后,愁忧许久的眉目总算舒展,道:“谢卿高义,为朕解了燃眉之急,朝廷自当感念!”
    话音才落,便见诚王忽而起身。
    “父皇,儿臣还有话说。”
    意料之中的反应,谢珽的神情岿然不动。
    永徽帝原是应谢珽之请才召他入宫陪宴,此刻有点怕他搅了美事,目光不无威胁的压过去,“谢卿为朕分忧,堪为群臣表率,你身为皇子,应学着些才是。”
    “儿臣尽心竭力,从无懈怠!”
    诚王先顺着圣意表态,继而话锋一转,道:“不过河东离京城颇远,又在京城以东,未必清楚南边地形民情,若想平定流民之乱,也人生地不熟。儿臣举荐一人,或许更为妥帖。”说着话,朝周希逸递了个眼色,道:“这是剑南节度使之子,父皇已经知晓。他们父子同样骁勇,也愿为父皇分忧。”
    话音落处,周希逸慨然起身,行至厅中恭敬行礼,朗声道:“微臣谨奉父命入京,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一语既出,众人皆露诧色。
    毕竟,先前永徽帝试探剑南的态度时,周守素置之不理,分明是隔岸观火。如今忽然转了态度,着实令人诧异。
    诚王接着道:“汾阳王镇守河东,确实是国之栋梁。但南北两地风土气候不同,战场地势殊异,河东兵将到了荆楚之地未必能适应,相隔路远也难以调兵。倒是剑南,原就有接壤之处,由周家出兵平叛更为方便。”
    这当中的差别,在场之人谁不知道?
    若周守素早些表态,永徽帝绝不会求到谢珽的头上,连擅自调兵横扫陇右的事都不计较,摆出那般卑微姿态。
    没准还要按律例给谢珽问罪。
    如今周家骤然转了态度,借诚王之口在此言明,想必是因谢珽入京,接了节度陇右之权而起。节度使们各自打着算盘,朝堂情势原就瞬息万变,原本没人愿意接的烫手山芋,忽然又似抢手起来。
    满厅目光,不由齐刷刷落到谢珽身上。
    第74章 激怒   火上浇油。
    谢珽的神情没半分变化。
    他仍旧端坐在案后, 挑了块嫩嫩的鱼肉,细嚼慢品,连眼皮都没抬, 更无意掺和口舌之争。
    仿佛此事与他无关。
    反倒是永徽帝有点尴尬, 道:“周卿既愿出力平乱,自是忠心可嘉。流民四处作乱, 若是谢卿与周卿两处夹击,则可一击而溃。”
    诚王当即道:“父皇!儿臣以为, 有剑南出兵平乱即可, 汾阳王远在河东, 又需镇守边地, 无需调动。”
    原本近乎敲定的事,忽然被一杠搅乱。
    永徽帝面上微露不豫。
    若周家早些表态, 他定会深信不疑,厚赏重用。但先前禁军兵败,京城孤立无援, 他派人去剑南时,周守素的态度却极为含糊, 一瞧就是袖手旁观。
    永徽帝虽不擅理政, 在龙椅上坐久了, 大约也能揣摩出周家的打算——
    剑南坐拥天险, 富庶一方, 是个易守不易攻的好地方。若朝廷强盛、皇权稳固, 剑南尚需俯首称臣, 非但要如实缴税,便连节度使的任免都须听命。可一旦朝廷式微,无力辖制, 便能偏安一方,将赋税权柄留在自家,守住门户后,便与土皇帝无异。
    周守素显然是想当土皇帝。
    先前郑獬握着陇右时,对剑南之富庶虎视眈眈,周守素不胜其烦,有求于朝廷,虽不甚听调令,赋税上倒未太过贪扣,勉强过得去。后来谢珽举兵,南边生乱,禁军平乱失败后,周守素立时换了嘴脸。
    很显然,周家乐见天下生乱。
    只要流民未平,朝廷时刻危悬在乱兵刀锋之下,自然无暇去管剑南的事。而别处节度使中,除了郑獬那种愣头的,没人会闲得没事干去攻打天险自找麻烦。斗而不破的乱局,于周家而言是最有益的。
    如今周家忽然示好,不管背后是何原因,打着多复杂的算盘,有一点几乎是确定的。
    周守素绝不会彻底平定乱民。
    更不会让朝廷安稳。
    此刻,皇家若出尔反尔赶走了谢珽,周守素会如何行事,谁又说得准?
    反倒是谢珽,虽说桀骜狂悖、藐视朝堂,却不似周家首鼠两端。只要能平定流民之乱,解了燃眉之急,河东的两侧还有宣武和河西两位节度使夹着,有斡旋的余地。
    总比让周家吊着不上不下的好。
    他心里掂量过后,便觑向吉甫。
    吉甫最会揣测圣意,焉能不知帝王的心思?且诚王颇有野心,不像贪玩的太子好拿捏,他既忍气吞声的求了谢珽,自然不愿坐视诚王与剑南联手,凭空夺走这差事。
    遂起身拱手道:“汾阳王连选派将士的名单都拟了,可即刻调人南下,协助禁军平乱。若流民顽固,实在难以镇压,再请周将军出手也不迟。”
    诚王岂会退让,当即争辩了起来。
    ……
    朝堂情势上各有见解,单凭一张嘴巴自然很难说服对方。
    诚王原就对谢珽深怀忌惮芥蒂,见谢珽明面上与吉甫携手,暗地里肆无忌惮的斩除徐元杰,只觉此人狂傲悖逆,绝非善类。但徐元杰的事上他没半点证据,此刻就算想离间也无实据,便只能挑着旁的来说——
    “汾阳王固然英勇善战,却也有狠辣无情之名,战场之上向来斩尽杀绝,从不留活口。这样的能耐,对敌时自然无妨。但朝廷解决民乱,为的是江山稳固、百姓安居,既需震慑也得安抚,若尽数赶尽杀绝,未免不妥……”
    叽叽咕咕的长篇大论,自幼熟读的理政治国之语,他信手拈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谢珽心狠手辣,若对乱民赶尽杀绝,不合朝廷平乱的初衷,也会令流民恐慌,誓死抵抗,令平乱之事更为棘手。相反,剑南节度使调兵遣将都极为方便,是平乱的最佳人选。
    先入为主的揣测,他说得堂而皇之。
    永徽帝素来看重颜面,纵觉得诚王这话有点过分,却不好在宴席上发怒斥责,只渐渐沉了脸。
    谢珽置若罔闻,仍岿然端坐在席上,举箸慢尝菜品,不辨喜怒。
    阿嫣心里却渐渐腾起怒气。
    哪怕从不踏足朝堂,她也知道诚王今日为何执意阻拦,无非是存了夺嫡的私心,想将筹码握在手中而已。
    原本永徽帝说两家合力夹击时,谢珽与周希逸均未出声反对,偏他不肯死心,摆着慷慨之姿大放厥词。流民作乱火烧眉毛,他身为皇子,看重的仍只有私心!
    何况,谢珽怎么就赶尽杀绝了?

章节目录

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归去闲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归去闲人并收藏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