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漫长而严酷的小冰河时期。
无论他们此时打退虏寇多少回,到了全冰变冷那几十年,草原天寒地冻、粮食减产,北方游牧民族必定要南下扩张。而大郑也会因为干旱、严寒、蝗灾等问题减产、绝收,百姓入不敷出,流离失所……
这是靠天吃饭的农业国克服不了的,唯有工业国才能对抗漫长频发的天灾。
他留在京里只能做个名头好听的摆设,或者教教经学,在皇家面子工程的经济园里做些事,其实没什么大用。可他也不打算再外放几任知府,重复在汉中建设的过程。因为如今各地有能力学汉中的都已在学,便是不学的也知道朝廷有兴工商的打算,只是不知从何处下手。
不过汉中有经验、有技术、有人才,只要是有心人,按着他们经济园总结的各种经验和数据就能做起来。
但有一样东西就是他们再怎么花钱也求不来的,就是资源。
深埋在地下的矿产和水资源。
他在汉中做得风生水起,多亏那时舍得花钱买了矿产分布地图,能挖得出耐火石砖、烧得出石英玻璃,用得上磷块岩磨的肥料。而别处没有他这样的金手指,自然不知本地潜藏着怎样的资源,能做成什么产业,只能空放它藏在地下。
如今他有桓凌帮他挣的那么多晋江币,就想多走几个地方,画出各地矿产资源地图,以便朝廷好生开发利用。
他心里装着自己穿越前、或者说做官前都没想过的高大上理想,面上却十分淡泊,完全不提自己官途上的牺牲,只说:“司马兄说得是,我都已是永宁侯夫人了,也无谓做不做官了。”
原来宋三元才是夫人!
他这道天雷掷下来,劈得两位长史都忘了他们要辞官带学生游学的事——
名士辞官的自来不少,带弟子游学更是常有的事,可他们俩的关系竟是这样的,只怕大半个朝廷都猜错了!
两位长史连跟着周王出京那天都没有今日这般激动,微微颤动的脑袋转向桓凌,想听他说一句两人的关系。
然而桓大人是个不谈私事的正经人,只将手穿过重重绸带,悄悄握着宋时的手指,稳重地应道:“人各有志,我的志向原也没那么高。”原本他只想按步就班读书做官,庇护一家便足矣。不过得了个后世来的宋叔叔指点,知道那时代神仙般的情形后,他也有了兼济天下之志了。
第283章
震惊!
三元及第、理学宗师、名动天下的宋时竟然是嫁给桓凌桓佥宪做夫人的!
他见夫婿封侯,居然就生了辞官归隐, 相夫教子的念头!
连桓大人也被温柔乡消磨了胸中意气, 承认自己再无凌云之志, 打算辞官!
足以翻动天下报社的消息接二连三传到周王耳朵里,震得他已经不晓得哪样最该震惊了。
或许最该震惊的是他们在他被贬出京, 前途未卜的日子里主动留在他身边,尽心竭力将这汉中民政和西北军事理得井井有条,扭转了大边内外强弱之势。而今他重回京师, 甚至极可能当上储君, 这两位亲家兄长却都要辞官……
这为的是什么?
天底下难道还有不愿封爵拜相, 出入朝堂的人?
他们这么做,只怕都是为了他——他回京后若真做了太子, 就该比做亲王时更避嫌, 任用忠于父皇, 不带立场的纯臣。若是任用亲戚, 难免有人要参奏他结党营私,有不纯之心……
毕竟宋舅兄的两位兄长也都在中枢为官, 一个做中书侍郎, 一个又在他三皇弟的经济园里管事, 听说与三弟关系也近。若有人从这身份上做文章, 的确也会有些麻烦……他们二人只怕就是担心这点, 故而宁可牺牲小两口儿的前程成全他。
可他们二人都是千载之英,若为此远离中枢,定是朝廷、天下的损失!
此事不可告诉王妃, 他要去劝得两位舅兄回心转意!
夜宿驿馆时,周王便将两位舅兄请到房里劝慰:“宋舅兄的少詹事之职是父皇钦点,有旨意为凭,何曾犯讳?我知道两位舅兄品xing忠直,爱惜名节,不过你们这样的才学能为就该为朝廷所为,为百姓造福
无论他们此时打退虏寇多少回,到了全冰变冷那几十年,草原天寒地冻、粮食减产,北方游牧民族必定要南下扩张。而大郑也会因为干旱、严寒、蝗灾等问题减产、绝收,百姓入不敷出,流离失所……
这是靠天吃饭的农业国克服不了的,唯有工业国才能对抗漫长频发的天灾。
他留在京里只能做个名头好听的摆设,或者教教经学,在皇家面子工程的经济园里做些事,其实没什么大用。可他也不打算再外放几任知府,重复在汉中建设的过程。因为如今各地有能力学汉中的都已在学,便是不学的也知道朝廷有兴工商的打算,只是不知从何处下手。
不过汉中有经验、有技术、有人才,只要是有心人,按着他们经济园总结的各种经验和数据就能做起来。
但有一样东西就是他们再怎么花钱也求不来的,就是资源。
深埋在地下的矿产和水资源。
他在汉中做得风生水起,多亏那时舍得花钱买了矿产分布地图,能挖得出耐火石砖、烧得出石英玻璃,用得上磷块岩磨的肥料。而别处没有他这样的金手指,自然不知本地潜藏着怎样的资源,能做成什么产业,只能空放它藏在地下。
如今他有桓凌帮他挣的那么多晋江币,就想多走几个地方,画出各地矿产资源地图,以便朝廷好生开发利用。
他心里装着自己穿越前、或者说做官前都没想过的高大上理想,面上却十分淡泊,完全不提自己官途上的牺牲,只说:“司马兄说得是,我都已是永宁侯夫人了,也无谓做不做官了。”
原来宋三元才是夫人!
他这道天雷掷下来,劈得两位长史都忘了他们要辞官带学生游学的事——
名士辞官的自来不少,带弟子游学更是常有的事,可他们俩的关系竟是这样的,只怕大半个朝廷都猜错了!
两位长史连跟着周王出京那天都没有今日这般激动,微微颤动的脑袋转向桓凌,想听他说一句两人的关系。
然而桓大人是个不谈私事的正经人,只将手穿过重重绸带,悄悄握着宋时的手指,稳重地应道:“人各有志,我的志向原也没那么高。”原本他只想按步就班读书做官,庇护一家便足矣。不过得了个后世来的宋叔叔指点,知道那时代神仙般的情形后,他也有了兼济天下之志了。
第283章
震惊!
三元及第、理学宗师、名动天下的宋时竟然是嫁给桓凌桓佥宪做夫人的!
他见夫婿封侯,居然就生了辞官归隐, 相夫教子的念头!
连桓大人也被温柔乡消磨了胸中意气, 承认自己再无凌云之志, 打算辞官!
足以翻动天下报社的消息接二连三传到周王耳朵里,震得他已经不晓得哪样最该震惊了。
或许最该震惊的是他们在他被贬出京, 前途未卜的日子里主动留在他身边,尽心竭力将这汉中民政和西北军事理得井井有条,扭转了大边内外强弱之势。而今他重回京师, 甚至极可能当上储君, 这两位亲家兄长却都要辞官……
这为的是什么?
天底下难道还有不愿封爵拜相, 出入朝堂的人?
他们这么做,只怕都是为了他——他回京后若真做了太子, 就该比做亲王时更避嫌, 任用忠于父皇, 不带立场的纯臣。若是任用亲戚, 难免有人要参奏他结党营私,有不纯之心……
毕竟宋舅兄的两位兄长也都在中枢为官, 一个做中书侍郎, 一个又在他三皇弟的经济园里管事, 听说与三弟关系也近。若有人从这身份上做文章, 的确也会有些麻烦……他们二人只怕就是担心这点, 故而宁可牺牲小两口儿的前程成全他。
可他们二人都是千载之英,若为此远离中枢,定是朝廷、天下的损失!
此事不可告诉王妃, 他要去劝得两位舅兄回心转意!
夜宿驿馆时,周王便将两位舅兄请到房里劝慰:“宋舅兄的少詹事之职是父皇钦点,有旨意为凭,何曾犯讳?我知道两位舅兄品xing忠直,爱惜名节,不过你们这样的才学能为就该为朝廷所为,为百姓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