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虎满心欢喜,给自己婆娘一个啵之后,就挥动起筷子猛扒起饭来,这么一会的功夫,他就已经想好了,今天晚上准备一下,收拾收拾衣物,明天早上便乘船回老家,看看能不能收到适合入药从草药。
东京城依旧是那么的繁华,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新鲜物件不仅是给大宋的上层带来了新的风潮,也波及到了底层的百姓。
...
回到了延福宫的赵佶感到有些疲惫,一整天的祈福活动对于他这个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属实是一个艰苦的事情,所以,一回到延福宫,赵佶便歇息起来了,同时让陈畅给他读起最近上奏的劄子。
“大宋皇帝亲启,吾之高丽小邦之耽罗属国近岁遭遇海寇袭扰,派遣之大军也尽数未还,得知消息,此獠似乃汉人,欲借助天兵一同讨伐,请大宋皇帝施恩。”
陈畅施施然的将一片劄子读完,眉头皱了起来,这是高丽国的文书?
他的目光转了过去,与赵佶刚刚睁开的眼睛对了上,旋即,赵佶便再次将眼睛闭合,抬了抬食指。
“着人给高丽王回信,让他们自己处理,朕还要处理燕云的事情,没工夫管这么多,嗯,就这样。”
赵佶面色平静似乎就是在处理一桩正常的公文,实际上他的心中是有些焦虑的,种彦谋关于耽罗的事情自然是和他说了的。
不然如这般情况发生,若是赵佶不明就里,发兵前去征讨耽罗的话,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吗?
而赵佶对种彦谋在耽罗的统治也是默认的,毕竟和种彦谋口中所说的石见银矿与佐渡金矿相比,那一个小小岛屿之上不过二十万人口的土地实在算不了什么。
况且,当占据了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之后,势必会对当地进行大开发,这时耽罗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收拾完了燕云之后,赵佶倒觉得,可以对高丽进行一波教训了。
要知道,汉唐盛世可都是建立在强盛的国力之上的,而国力的一大彰显标准就是广袤的国土,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建立了汉四郡,将汉朝的国土第一次扩展到了朝鲜半岛。
而在之后的隋、唐间,两朝无一例外的都对高句丽进行了讨伐,这是展现帝国实力最好的一块验金石,如果自己能够将高丽攻下,到时中兴之主的称号是妥妥的拿下了。
所以,赵佶高丽国发来的乞兵信不为所动,甚至还想要不要派人过去给耽罗一些支援,不然他们被打败了自己日后再想攻打高丽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他转念又想到既然是种彦谋提出来的,他必然有自己的准备,若是这时候插手,恐怕会适得其反。
“继续吧。”赵佶将手一摆,示意陈畅继续说,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重要的了。
无外乎是各地官员上报辖区内的大小事务,赵佶听了一段时间便觉得乏了,让陈畅将剩下的交给门下、中书二省,自己便休息去了。
...
燕云,析津。
城内的肃穆气息影响到了城外,再次聚集起来的大军这次的精神面貌显然要比上一次差许多,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得整个燕云都笼罩在一种前方无路的感觉当中,而高层迟迟拿不出一个完整的对策,更是让底下的人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如果不是前后狼后有虎的局面,恐怕他们自己就要开始乱起来了。
“大石林牙,固安和安次都被宋人拿下了,两座城都是内部有人做内应。”
正一脸平静的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的耶律大石听闻身边亲兵给自己说了这么一句话,不禁眉头一挑,心道:这些汉人,果然靠不住!
他本想在析津城内实行更严厉的宵禁法的,可惜军队内部已经有了一定比例的汉人兵将,为了保证这些人在战场上不至于临阵倒戈,耶律大石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不能对汉人再多做苛责。
而眼前的这七万人的军队,就是整个燕云地区最后的希望了,当然,这指的是他们契丹人和奚族的希望。
对于汉人来说,大宋统治这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没有切身处地的在大宋生活过,并不知道大宋的实际情况如何,而大宋那账面上的数十,上百万大军又能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所以不少的燕云汉人都心向大宋。
虽说他们生活在辽国统治之下依旧能穿着汉家衣裳,保留汉人的习俗,但到底上面统治自己的是异族,就算经过了上百年的融合,两个族群之间的隔阂依旧明显,如今危机来临,这种隔阂感就加剧了起来。
固安,安次两城的投敌,就是最好的证明。
“宋军来犯,杀一人赏钱五贯,怯敌退后者,斩。”
耶律大石默默地说着话,随后便将目光扫过整个大军,扬起马鞭指向南方。
“出发!”
燕云,桑干河南岸。
童贯的大军第一次如此深入燕云,同样的,他对周围地形也是不怎么熟悉,而这种时候想找个向导也难上加难,燕云地区除了城池之外的地方基本都已经空无一人,耶律大石熟读兵书,焦土政策这个手段他还是会的。
“辽军动向如何?来到何地了?”
童贯发问,他眺望着远处,自打昨日起桑干河附近就起了大雾,视线被阻的情况下贸然进军是很危险的,童贯也清楚,便让大军停了下来,加固营地防御,同时打起精神,防止有敌军偷袭。
他问的人是辛兴宗,辛兴宗对于行伍之间的道道研究的很深,即便是在这种大雾天他依然能有侦测敌军动向的办法。
“回太师,根据探子的来报,以及前几日尚未起雾时辽军的所在来看,目前辽军应该在这个范围之内。”
辛兴宗给童贯在地图上圈了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圈,童贯打眼看过去,眉头微皱,不过看样子似乎是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嗯,传令各军不得妄动,我已向官家进言,不日便能再有五万大军从东京启程支援。”
东京城依旧是那么的繁华,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新鲜物件不仅是给大宋的上层带来了新的风潮,也波及到了底层的百姓。
...
回到了延福宫的赵佶感到有些疲惫,一整天的祈福活动对于他这个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属实是一个艰苦的事情,所以,一回到延福宫,赵佶便歇息起来了,同时让陈畅给他读起最近上奏的劄子。
“大宋皇帝亲启,吾之高丽小邦之耽罗属国近岁遭遇海寇袭扰,派遣之大军也尽数未还,得知消息,此獠似乃汉人,欲借助天兵一同讨伐,请大宋皇帝施恩。”
陈畅施施然的将一片劄子读完,眉头皱了起来,这是高丽国的文书?
他的目光转了过去,与赵佶刚刚睁开的眼睛对了上,旋即,赵佶便再次将眼睛闭合,抬了抬食指。
“着人给高丽王回信,让他们自己处理,朕还要处理燕云的事情,没工夫管这么多,嗯,就这样。”
赵佶面色平静似乎就是在处理一桩正常的公文,实际上他的心中是有些焦虑的,种彦谋关于耽罗的事情自然是和他说了的。
不然如这般情况发生,若是赵佶不明就里,发兵前去征讨耽罗的话,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吗?
而赵佶对种彦谋在耽罗的统治也是默认的,毕竟和种彦谋口中所说的石见银矿与佐渡金矿相比,那一个小小岛屿之上不过二十万人口的土地实在算不了什么。
况且,当占据了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之后,势必会对当地进行大开发,这时耽罗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收拾完了燕云之后,赵佶倒觉得,可以对高丽进行一波教训了。
要知道,汉唐盛世可都是建立在强盛的国力之上的,而国力的一大彰显标准就是广袤的国土,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建立了汉四郡,将汉朝的国土第一次扩展到了朝鲜半岛。
而在之后的隋、唐间,两朝无一例外的都对高句丽进行了讨伐,这是展现帝国实力最好的一块验金石,如果自己能够将高丽攻下,到时中兴之主的称号是妥妥的拿下了。
所以,赵佶高丽国发来的乞兵信不为所动,甚至还想要不要派人过去给耽罗一些支援,不然他们被打败了自己日后再想攻打高丽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他转念又想到既然是种彦谋提出来的,他必然有自己的准备,若是这时候插手,恐怕会适得其反。
“继续吧。”赵佶将手一摆,示意陈畅继续说,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重要的了。
无外乎是各地官员上报辖区内的大小事务,赵佶听了一段时间便觉得乏了,让陈畅将剩下的交给门下、中书二省,自己便休息去了。
...
燕云,析津。
城内的肃穆气息影响到了城外,再次聚集起来的大军这次的精神面貌显然要比上一次差许多,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使得整个燕云都笼罩在一种前方无路的感觉当中,而高层迟迟拿不出一个完整的对策,更是让底下的人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如果不是前后狼后有虎的局面,恐怕他们自己就要开始乱起来了。
“大石林牙,固安和安次都被宋人拿下了,两座城都是内部有人做内应。”
正一脸平静的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的耶律大石听闻身边亲兵给自己说了这么一句话,不禁眉头一挑,心道:这些汉人,果然靠不住!
他本想在析津城内实行更严厉的宵禁法的,可惜军队内部已经有了一定比例的汉人兵将,为了保证这些人在战场上不至于临阵倒戈,耶律大石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不能对汉人再多做苛责。
而眼前的这七万人的军队,就是整个燕云地区最后的希望了,当然,这指的是他们契丹人和奚族的希望。
对于汉人来说,大宋统治这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没有切身处地的在大宋生活过,并不知道大宋的实际情况如何,而大宋那账面上的数十,上百万大军又能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所以不少的燕云汉人都心向大宋。
虽说他们生活在辽国统治之下依旧能穿着汉家衣裳,保留汉人的习俗,但到底上面统治自己的是异族,就算经过了上百年的融合,两个族群之间的隔阂依旧明显,如今危机来临,这种隔阂感就加剧了起来。
固安,安次两城的投敌,就是最好的证明。
“宋军来犯,杀一人赏钱五贯,怯敌退后者,斩。”
耶律大石默默地说着话,随后便将目光扫过整个大军,扬起马鞭指向南方。
“出发!”
燕云,桑干河南岸。
童贯的大军第一次如此深入燕云,同样的,他对周围地形也是不怎么熟悉,而这种时候想找个向导也难上加难,燕云地区除了城池之外的地方基本都已经空无一人,耶律大石熟读兵书,焦土政策这个手段他还是会的。
“辽军动向如何?来到何地了?”
童贯发问,他眺望着远处,自打昨日起桑干河附近就起了大雾,视线被阻的情况下贸然进军是很危险的,童贯也清楚,便让大军停了下来,加固营地防御,同时打起精神,防止有敌军偷袭。
他问的人是辛兴宗,辛兴宗对于行伍之间的道道研究的很深,即便是在这种大雾天他依然能有侦测敌军动向的办法。
“回太师,根据探子的来报,以及前几日尚未起雾时辽军的所在来看,目前辽军应该在这个范围之内。”
辛兴宗给童贯在地图上圈了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圈,童贯打眼看过去,眉头微皱,不过看样子似乎是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嗯,传令各军不得妄动,我已向官家进言,不日便能再有五万大军从东京启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