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着打一下他搭在腿上的手背,却给他反手扣住,把几日不见的空虚融进掌心,拉进桌底下交缠,仿佛见不得光似的。
“亭,快出来,你看看这是谁来了!”徐燕萍在门外叫唤道。
徐方亭只能松开谈韵之的手起身,再次让他“失宠”。
谈韵之失去“定海神针”,那份格格不入便愈发强烈,随意打量天井边忙活的陌生人,那些阿婆阿婶八卦地笑着交头接耳,一看就知主题定是他。
谈韵之莫名汗毛倒数,放下矿泉水瓶,瞥见谈嘉秧的纸杯也见了底,便说:“我们去找姨姨。”
他拉着谈嘉秧,像寻到肉味的狗狗,疾步跟出去。
徐方亭出门便见一个阿公仰头打量醒目的横幅,待他低头,才看清那张皱纹又深刻了四岁的面庞。
不知阿公年岁几何,四年过去他竟然还在。
她把讶然诚实地写在脸上,张口还是不动声色的问候。
阿公负着手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那么犀利。”
“不是考上,是保送,”徐燕萍接话道,“我女儿不用考试,是靠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直接保送进了北京师范大学。”
阿公顿了顿,指着第二条横幅开头问:“都变成徐总了啊。”
“她读特殊教育专业,就是专门教像我大儿子那种孩子的老师,”徐燕萍道,“她跟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康复中心,她男朋友帮她管,我下个月也要去这个机构,当煮饭阿姨做饭给老师们吃。”
她的皱纹藏着过往苦楚,但当她展颜而笑,沟壑便将往事埋没,只留下苦尽甘来的豁达。
阿公不咸不淡应了声,从洗衣液的无纺布袋掏出一卷新的:“我这里还有一条,还有地方挂吗?”
徐方亭反应比徐燕萍快,近乎抢夺般接过横幅卷,转头递给谈韵之,笑道:“当然,再多挂几条都没问题,多多益善。”
谈韵之又当了一回“拉手”,攀着梯子拉第三条横幅,问下面的人:“平行了没有?”
从徐方亭到徐燕萍都仰着头,紧盯横幅一派讶然,无一吱声,最终还是阿公出声调整。
谈韵之莫名其妙回到徐方亭身边,这才看清横幅全貌,表情管理差点破功,只见第三条横幅上书——
热烈庆祝徐族裔孙女徐方亭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徐氏宗祠贺
徐方亭暗暗瞪他一眼,才将他从失控边缘救回,无声说:“不许笑。”
谈韵之咬了咬下唇,还是漏出一点揶揄:“原来你们这里那么传统。”
“你干脆说封建得了。”徐方亭悄悄道。
“含蓄一点。”谈韵之说。
阿公继续跟村委主任差不多的流程,检验通知书时仔细一些,仿佛怕假冒伪劣似的。
然后他用蹩脚普通话问谈韵之:“能不能听懂我们这边的话?”
谈韵之谦然道:“一点点。”
“是同学一起去读书啊?”
“不是,”谈韵之说,“我工作了,她读书。”
“哦,工作了,”阿公说,“那就是快要结婚咯。”
谈韵之对谈礼同都没这般耐心,看了徐方亭一眼,说:“看她的意思。”
徐方亭皮笑肉不笑道:“结婚一定给您发喜糖。”
徐燕萍合不拢嘴,过来解围道:“该烧鞭炮了。”
然后她又留了一下祠堂阿公,当然没留住,阿公负着手,腕上套着洗衣液的无纺布袋往回走。
徐方亭捏着比村委那边薄一点的利是,大声喊道:“这横幅要不褪色我都不摘下来。”
谈韵之笑着把她揽回来。
烧鞭炮,庆升学,乡宴在淡淡硝石味的热闹中开始了。
徐燕萍带着徐方亭敬茶认人,她才知道自己家真的有那么多亲戚,只有借钱的时候像孤魂。
回到主桌,徐方亭听见舅妈客气而生硬地喊谈韵之他们多吃菜,像徐燕萍第一次跟他们接触,不知如何拿捏距离。
舅舅因着残疾,从小到大一向话少,更不太懂交际,不然不至于一把年纪才结束光棍。
孟蝶的妈妈偶尔偷看两个城里人一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徐方亭成了谈韵之跟这些人的纽带,但即便系在一起,也无法互相输送东西。
观念也好,金钱也好,其实她们仍旧处在两层世界,只能依靠爱和理智尽可能打破壁垒。但只要她挖开一个小孔,谈韵之感知到空气的流通,便会砸开一个大洞,奋不顾身过来找她。
她应该无所畏惧。
后来有些年轻一点的喝高了,叫徐方亭带妹夫过来打招呼。谈韵之推了烟,却挡不住酒,幸好给她强势拦下来,不然准又睡地板。
宾客散去,徐方亭带他回自己房间午休,开车6个小时也该好好休息。
“我跟这些亲戚都不熟,你不用那么顺着他们。”
碍着谈嘉秧在场,谈韵之只能匆忙抱一下她:“我只是不想给你添麻烦。”
徐方亭觉得怪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调整立地风扇的方位:“家里没有空调,要你们凑合一下了。”
“说这种话!”
谈韵之踢开带来的人字拖,直接倒在床上,临闭眼前,认真吐出一句:“其实挺好的,比我想象中好。”
墙壁刷白,无任何装饰品,看着空旷又令人心静;水泥地面改成水磨石,显得质朴又坚固;确实比他在视频里见到的家徒四壁好了很多。
--
“亭,快出来,你看看这是谁来了!”徐燕萍在门外叫唤道。
徐方亭只能松开谈韵之的手起身,再次让他“失宠”。
谈韵之失去“定海神针”,那份格格不入便愈发强烈,随意打量天井边忙活的陌生人,那些阿婆阿婶八卦地笑着交头接耳,一看就知主题定是他。
谈韵之莫名汗毛倒数,放下矿泉水瓶,瞥见谈嘉秧的纸杯也见了底,便说:“我们去找姨姨。”
他拉着谈嘉秧,像寻到肉味的狗狗,疾步跟出去。
徐方亭出门便见一个阿公仰头打量醒目的横幅,待他低头,才看清那张皱纹又深刻了四岁的面庞。
不知阿公年岁几何,四年过去他竟然还在。
她把讶然诚实地写在脸上,张口还是不动声色的问候。
阿公负着手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那么犀利。”
“不是考上,是保送,”徐燕萍接话道,“我女儿不用考试,是靠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直接保送进了北京师范大学。”
阿公顿了顿,指着第二条横幅开头问:“都变成徐总了啊。”
“她读特殊教育专业,就是专门教像我大儿子那种孩子的老师,”徐燕萍道,“她跟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康复中心,她男朋友帮她管,我下个月也要去这个机构,当煮饭阿姨做饭给老师们吃。”
她的皱纹藏着过往苦楚,但当她展颜而笑,沟壑便将往事埋没,只留下苦尽甘来的豁达。
阿公不咸不淡应了声,从洗衣液的无纺布袋掏出一卷新的:“我这里还有一条,还有地方挂吗?”
徐方亭反应比徐燕萍快,近乎抢夺般接过横幅卷,转头递给谈韵之,笑道:“当然,再多挂几条都没问题,多多益善。”
谈韵之又当了一回“拉手”,攀着梯子拉第三条横幅,问下面的人:“平行了没有?”
从徐方亭到徐燕萍都仰着头,紧盯横幅一派讶然,无一吱声,最终还是阿公出声调整。
谈韵之莫名其妙回到徐方亭身边,这才看清横幅全貌,表情管理差点破功,只见第三条横幅上书——
热烈庆祝徐族裔孙女徐方亭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徐氏宗祠贺
徐方亭暗暗瞪他一眼,才将他从失控边缘救回,无声说:“不许笑。”
谈韵之咬了咬下唇,还是漏出一点揶揄:“原来你们这里那么传统。”
“你干脆说封建得了。”徐方亭悄悄道。
“含蓄一点。”谈韵之说。
阿公继续跟村委主任差不多的流程,检验通知书时仔细一些,仿佛怕假冒伪劣似的。
然后他用蹩脚普通话问谈韵之:“能不能听懂我们这边的话?”
谈韵之谦然道:“一点点。”
“是同学一起去读书啊?”
“不是,”谈韵之说,“我工作了,她读书。”
“哦,工作了,”阿公说,“那就是快要结婚咯。”
谈韵之对谈礼同都没这般耐心,看了徐方亭一眼,说:“看她的意思。”
徐方亭皮笑肉不笑道:“结婚一定给您发喜糖。”
徐燕萍合不拢嘴,过来解围道:“该烧鞭炮了。”
然后她又留了一下祠堂阿公,当然没留住,阿公负着手,腕上套着洗衣液的无纺布袋往回走。
徐方亭捏着比村委那边薄一点的利是,大声喊道:“这横幅要不褪色我都不摘下来。”
谈韵之笑着把她揽回来。
烧鞭炮,庆升学,乡宴在淡淡硝石味的热闹中开始了。
徐燕萍带着徐方亭敬茶认人,她才知道自己家真的有那么多亲戚,只有借钱的时候像孤魂。
回到主桌,徐方亭听见舅妈客气而生硬地喊谈韵之他们多吃菜,像徐燕萍第一次跟他们接触,不知如何拿捏距离。
舅舅因着残疾,从小到大一向话少,更不太懂交际,不然不至于一把年纪才结束光棍。
孟蝶的妈妈偶尔偷看两个城里人一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徐方亭成了谈韵之跟这些人的纽带,但即便系在一起,也无法互相输送东西。
观念也好,金钱也好,其实她们仍旧处在两层世界,只能依靠爱和理智尽可能打破壁垒。但只要她挖开一个小孔,谈韵之感知到空气的流通,便会砸开一个大洞,奋不顾身过来找她。
她应该无所畏惧。
后来有些年轻一点的喝高了,叫徐方亭带妹夫过来打招呼。谈韵之推了烟,却挡不住酒,幸好给她强势拦下来,不然准又睡地板。
宾客散去,徐方亭带他回自己房间午休,开车6个小时也该好好休息。
“我跟这些亲戚都不熟,你不用那么顺着他们。”
碍着谈嘉秧在场,谈韵之只能匆忙抱一下她:“我只是不想给你添麻烦。”
徐方亭觉得怪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调整立地风扇的方位:“家里没有空调,要你们凑合一下了。”
“说这种话!”
谈韵之踢开带来的人字拖,直接倒在床上,临闭眼前,认真吐出一句:“其实挺好的,比我想象中好。”
墙壁刷白,无任何装饰品,看着空旷又令人心静;水泥地面改成水磨石,显得质朴又坚固;确实比他在视频里见到的家徒四壁好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