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寿山谒陵之乱后,是他一日一夜不眠不休,加码狂奔,连杀退五重追兵,明明已是人困马乏,却依然拼着身家性命,送我入了援军之中。若当时不是他早就预判这些事情,若不是他请福王爷救我。我哪里还能站在这里。”赵渊道,“阚玉凤,你还要拦我?”
    阚玉凤被他说得一怔,竟然无言以对。
    步项明反驳道:“就算有着种种因由。亦不可无视如今这千钧一发的局面。”
    “也兴犯境来袭,谢太初射杀主将。又于吴忠抗击鞑靼,于包围之中临危不惧,斩杀蒙古千户满都鲁,避免屠城就万人姓名,灵州浴血奋战十数日更让鞑靼无法前进一步。”赵渊又道,“步项明,你还要拦我?”
    他含泪看向帐内诸位。
    “他所作所为,早已履行了拯救苍生的承诺,你们难道忘了他的慈悲心。如今他要死,你、你、还有你们……都要拦我吗?”
    “王爷这便是诡辩,五十里外,九宫阵法诡厄,今日张将军又落败。大敌当前,主将临阵而走,我等如何自处?!”萧绛眉头紧蹙,“王爷于道长有深情,可我军几万人的命,不应亦不该被这般对待。这与道长的初心亦违背。”
    “可他……亦不应该被这般对待。”赵渊回道。
    “难怪凝善道长先前会让我隐瞒消息,不与您说。”
    “……什么消息?”
    萧绛叹息一声:“道长之前便知道,自己应撑不到徐州城破的那日。”
    赵渊愣了愣。
    泪水从他眼中溢出,从脸颊上滑落。
    “他、他怎么呢……怎么能……不告诉我?”他哽咽问。
    “因道长心怀天下。”
    一时间帐内安静了下来。
    赵渊恍惚走到帐外,天空中群星闪耀,银河在薄纱一般的云层中若隐若现,它恢宏肃穆,撑起了苍穹,却又隐藏在蓝黑的夜色之中,若不是它闪耀的星光,便不会有人察觉那无数繁星所在的云外河山。
    天道与苍生。
    命运与万物。
    “天道无亲,斯人有亲。我早有答案了呀……”赵渊仰头忽然轻声道。
    “殿下……”
    “我要救他。”赵渊笃定,回头对帐内诸人道,“他要救万人,亦要我救万人。他为天下人救我数次,我亦为他救天下人。如今……他危在旦夕,我要救他。”
    救一人。
    救这一人。
    为自己,救这一人。为天下,救这一人。
    这是他赵渊的慈悲,亦是他的道。
    他从未有过这般的坚定。
    “可我军——”
    “谢太初所出之计谋,并非要我一定在中军才能实施。”赵渊道,“我与贺君傍晚时分已经数次推演布阵,便是我不在军中,实施起来,亦有七成胜算。”
    众人看萧绛:“当真如此?”
    萧绛安静片刻道:“正是。”
    “既然如此,便不要惊动众人,只说我身体抱恙,在中军不露面,决战之刃让少川假扮我监军便足够了。”赵渊说,“这般,我就可以带着谢太初赶往蜀中,而我军拿下徐州后,巩固城池,休养生息,待我两个月后归来,在入冬之前拿下顺天府。”
    他抬头看去:“诸位可有异议?”
    帐内安静。
    他又问:“可有异议?”
    阚玉凤抱拳躬身:“臣无。”
    剩下几人叹息一声:“臣等无。”
    “……王爷,若我留在这里假扮您,谁陪您去蜀中啊?”陶少川问。
    “我自己带谢太初去,只需一只百人骑兵队伍,知晓的人越少越好。”
    “无得力干将随侍左右,我不放心。”陶少川嚷嚷。
    阚玉凤点头:“不如让少川随您同去……”
    赵渊犹豫了一下,正要开口,账外便有一个侍卫走进几步,跪地抱拳道:“属下愿随王爷前往。”
    众人定睛去看。
    是段宝斋。
    他单膝跪地看向赵渊,又抱拳对众人道:“诸位将军,我段宝斋自知负罪之身,却已幡然醒悟,对着皇天后土发誓绝不背叛王爷。如今亦求王爷及诸位将军,许我戴罪立功,护送凝善道长去蜀中!”
    他如今消瘦安静,与之前已大不同。被挖掉的左眼盖在遮目下,唯一的右眼,则在夜色映衬中,闪烁着坚毅的目光。
    让人无端信服。
    “好。”赵渊走上前,递出自己的手,段宝斋拽着他的手站了起来。
    赵渊瞧着他,笑了起来:“我信你,你与我一同入蜀中。”
    “是!”
    *
    安静中,有一只精锐骑兵在山下结集。
    少许,便有萧绛来报:“已全部准备妥当了。”
    赵渊在星火中抚摸手中的道魔双剑,随后将它们别在了自己的两侧腰间,走入苍茫的黑暗吹了一声口号。
    隐约间,马蹄声、铃铛声间次传来。
    很快,有一团黑暗泛着亮光近了。
    大黑欢喜的嘶鸣,在他耳边蹭着。
    “大黑,我们要再出门了。你还能跑得飞快吗?”赵渊问它。
    大黑呼哧呼哧地应了声。
    赵渊便翻身上马,有侍卫将半昏迷中的谢太初搀扶出来,赵渊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坐在自己身前,又用绳索将谢太初与自己死死绑在一处。
    “太初……我们一同再上征途,好不好?”赵渊在他耳边问,“就像在天寿山那时,就像你救我那时……只是这次换我救你。”
    谢太初的呼吸时有时无,却安静的仿佛沉睡过去。
    赵渊温柔的神情转为坚毅,他对诸位将领抱拳道:“大端未来交付于诸位了!”
    “请王爷放心,定不负使命!”
    赵渊点头,又对段宝斋道:“玉书,我们走。”
    昔日的称呼让段宝斋眼中情绪翻涌,他应了一声,众人甩鞭催马,一时间黑暗中马儿嘶鸣,马蹄飞溅。
    一行百人马队,冲入了一望无际的黑暗之中。
    第74章 心魔(二合一)
    “换马!”
    第二日午时,于自西安往汉中去的驿道上出现一批百余人的骑兵。
    这一队人马神色匆匆,路过陈家驿时已人困马乏,几匹马儿脚底浮乱、口吐白沫,停在驿站门口处,骑手还未下马,便已惨叫嘶鸣倒地急促喘息。
    里面的驿卒听见了响动,出来一看,落马之人,举刀捅入马儿的动脉,结束了它最后痛苦的挣扎。
    段宝斋擦拭脸上的污血,回头用唯一的右眼瞧那驿卒,问:“愣着干什么,换马。”
    驿卒一个激灵,应了一声,带着没坐骑的骑兵去挑马。
    虽然陕西一线遭受战乱,虽然说不清到底顶头的人是肃王还是当今圣上,可驿路并未中断,还在顺利运行着,一路行来,多少有个可以歇脚的地方。
    在开封福晋的驿站找到了不知道哪位达官贵人暂存的马车,车内还算舒适,便将谢太初安置在车上。另搜刮了每一个驿站中的驿马,替换过劳死掉的军马,多余的便配给骑兵们,轮番乘骑。
    这支仓促组建,日夜兼程的队伍,在这十来日中,勉强也过了西安。又在西安略微整顿,头也不回地过了凤翔,向着汉中而来。
    骑兵们在驿站内外整顿,那辆马车被带到其中人员最密集的地方,过了片刻,赵渊一身曳撒束甲下了车。
    众人起身抱拳:“王爷!”
    他站在人群中,不怒自威,扫视了一圈将士们的脸色,才道:“都各自休整吧,一刻钟后继续赶路。”
    待人们纷纷散开,他才在段宝斋的引导下入了驿站落座。有驿站官员十分机敏,知来人不凡,已经上前为他倒茶,又作揖后才退下。
    “道长情况如何?”段宝斋问赵渊。
    “不算好。”提及谢太初,赵渊便露了倦容,“从西安府时,请的那位神医陶坚施针开药开始都还有些起色,后来便不行了。睡多醒少,醒来时也昏昏沉沉,不怎么清醒,只是盯着我看。”
    说到这里,他安静了下去。
    双手撑着膝盖,脊背绷紧着,坐在原地,看着面前那杯发黄的茶水寂静。
    “已到汉中,接下来的路便要入蜀了。”段宝斋道,“现在担心,除了徒费心神,并无意义。”
    “玉书,我是不是应该恨他。”
    “……那要看王爷是不是还爱他。”过了片刻段宝斋说,“有些事只有你清楚,旁人的都做不得准。”
    赵渊听了他的话,深吸了一口气:“罢了,如今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徐州可有消息传来?”
    “我们走得急,斥候也赶不上,暂时没有消息。”段宝斋说,“到了成都府时,兴许能有些回音了,我军得天时人和靖难,想必徐州之战无忧的。”
    他从腰间拿出卷着的羊皮舆图,摊开来对赵渊道:“蜀地之路,险峻众多,又有天堑抵挡,极难行走。倾星阁的位置听说是在青城山中,需路过成都……臣这几日钻研了一下入蜀的道路,如今常用的道路便是走驿路官道,从汉中入广元,绕盐亭,直抵成都府。此路最为平坦宽阔,可行马车,由此过去,加急不过十日可抵成都。”
    赵渊去看他摊开的地图,摇头道:“我军兵力未及四川,若走官道,必定有驻兵把守,待知道是我在此,定围追堵截。我若在此,徐州那里的又是谁?待消息传回京都,则徐州不保。此路看似坦途,实则凶险。”
    段宝斋点头:“当年茶商出入蜀地经商所修葺的古道,有一路可通成都,只是因官道畅通,年久失修了。”
    “什么古道。”
    “金牛道。亦是走广元,却并不绕行盐亭,直接南下,过剑门关、走梓潼、绵阳、德阳抵达成都。只需九日。”
    “剑门关……”
    “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段宝斋道,“当年诸葛武侯见剑山上壁立千仞、天开一线,遂垒石为关,称剑门关。乃是自古险要关隘,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我大端疆域广袤,四川多年无有战争,孝帝时便废弃了,泽昌年间才重新修缮,有驻兵。再加上行路艰难,若路上栈道被毁,则时间不可测算。走哪条路,还请王爷定夺。”

章节目录

业已成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寒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鸦并收藏业已成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