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额头紧紧贴在地上,几乎在用罪人的恭谦姿态来回应这种羞辱,心中的恐惧渐渐退去了一些,升起了一些暗喜,但暗喜又变成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
    ——她陆廉不过就是个杀猪匠!竟然这般羞辱他们!
    沙哑的声音在上首处响起。
    “匈奴人呢?”
    有人低声说了些什么。
    “请他进来,”陆廉说道,“就坐在这里吧。”
    ……必是在说那个低贱的胡奴!
    那人轻狡谄媚,与陆廉军中许多人相熟,今日作态,必是为了封赏之事!
    他们这些大汉世家子还在跪着叩首,那般匈奴人竟被奉为上座宾!
    有脚步声近了。
    席间有低低的吸气声响起。
    整个帐篷像是忽然冷下来一般,静得不出一声。
    有人忍不住了,屁股虽然撅得很高,头却悄悄转过去,探出一只眼睛看。
    那不是狐鹿姑。
    那是个十四五岁的匈奴少年,白布裹着他一只眼,又裹了他左边还剩了半条的臂膀。
    他站在帐中,很谦卑地跪在地上,叩了首。
    “大将军,刘豹将军所领匈奴部只剩小人一人了。”
    有人又吸了一声冷气。
    大将军忽然站起身来,两只眼睛直直地看着他。
    “小人长于马背,擅舞马刀,仍能为大将军出力,”少年又叩了一个首,“大将军,王庭盼汉天子的金印盼了很久,请大将军,一定记得许给我们的承诺。”
    她站在那里,静了很久。
    “我记得,”她忽然开口,重复了一遍,“我一定做到。”
    没有人去理睬那些趴在地上的士人,只有他们自己,忽然觉得芒刺在背。
    有微微的热气飘了进来,夹杂了香料的气味,飘近了,袁绍自然睁开了眼。
    仆役上前,想请他喝一点鸡汤。
    袁绍呼出了一口气,“何时?”
    “已至卯时,”仆役恭敬道,“主公可安好了?”
    天已经亮了。
    当他披着大氅,由仆人搀扶着,缓缓走到中军帐门口时,亲兵卷起了帘子。
    有金色的晨光破开暗红天幕,倾洒宣泄。
    他似乎看到审配在金光的尽头,向他遥遥行礼。
    但当袁绍再走上前一步时,什么都消失了。
    只有一阵并不刺骨的风,从他手上悄然流过。
    “主公无恙否?”
    荀谌不知何时来到中军帐前,躬身向他行了一礼。
    那件绣以暗纹,颇显雅致风流的鹤氅已经被露水打湿,披在荀谌的肩头,但他一点也没有在意。
    “春风将至,春潮将生,主公可曾觉察?”荀谌露出了一个宁静而冰冷的微笑,“主公不妨修书沮公,监造船舶,来日便可督兵江淮矣。”
    第572章
    柘城在宴饮,十数里外的冀州军大营也要宴饮。
    主公坐在上首处,穿了一件墨色绣金线的锦袍,与腰间玉带相配,火光映照下,却不令人感到富贵逼人,专衬得袁绍精神抖擞,威严凝重。
    他的气色很好,一点也看不出前日被人抬下去的狼狈,一部分人放心了。
    他的情绪也很好,并未对前一日的损失放在心上,另一部分人也放心了。
    河北家大业大,有数百万生民,莫说现在与陆廉相比,兵马也不落下风,就算当真损失惨重,又怎么样呢?苦一苦河北百姓,照样能再拉一支大军出来!
    只有主公,只有主公是最重要的!
    这一仗刘备陆廉是只有胜,没有败的,毕竟打的是他们最后一支生力军,交战的地区也是他们的土地,但对河北世家来说,就算输了这一仗也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只要袁公还在,河北四州就依旧有这位主心骨,不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他们因此看向袁绍的目光格外诚恳,格外殷勤,但灯火摇曳,他们毕竟还是没注意到这位主君脸上所擦的细粉。
    ……袁绍平素是不会用这个的,也不会带这个。但有人带了,被袁绍身边的人寻到,悄悄拿过来不说,甚至还进行了一番悉心调制。
    光是细粉是不成的,里面还要加胭脂,要将粉调得匀净自然,让人一见只觉面色红润,不疑有他才好。
    他们在灯火下望向主公,甚至还会赞叹几句。
    ——不愧是袁公,风姿这样出众啊。
    ——袁公自己便是一等一的美男子,要不怎么会那样疼爱三公子呢?只有三公子肖似他啊。
    上首处的主公似乎没听到这些赞叹的声音,而是轻轻地咳嗽一声,表示今日有功当赏,有过当罚。
    先罚过。
    辛评立刻从席间出来了,毕恭毕敬地躬身听罚。
    辛仲治有什么“过”呢?
    ……那当然是他那日在土台上对主公无礼,延误战机,当罚!
    “若非尔阻拦,”袁绍声如雷霆,“我必斩张辽!岂有此败?!”
    一旁立刻有人发声,“主公,辛评延误战机,致使前军失利,论罪当斩!”
    那人看起来气愤已极,目眦尽裂,甚至还狠狠地用手锤在席子上,连自己的酒盏都被这阵震动震得跳了跳。
    辛评立刻跪倒,将帽冠摘下。
    但还没等他说些什么,又有人开口了。
    “不过,辛仲治毕竟是忠心一片,情急之下,方有此昏乱不智之举,主公宽仁,可否网开一二?”
    席间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有人劝主公杀辛评,有人劝主公留辛评。
    他们当中有人以头抢地为辛评作保,就有人以头抢地让主公杀辛评。
    但其实,他们每个人都知道那一天的真相。
    荀谌冷漠地拿起酒器,为自己斟了一杯酒,甚至没有抬眼去看主公的神情。
    “此事,我已有决断。”
    袁绍将手中的酒盏放下,下巴微微扬起,刚开口说了一句话,下面立刻就静下来了。
    所有人都在偷偷看他,包括那些以头抢地的。
    “仲治虽忠心为我,却触犯军规,只是现有朝廷蒙难,大逆未除,”主公严肃地说道,“且先寄下,待得胜之时,再作处置。”
    那些之前叫嚷的,不管是欲其生还是欲其死的,都从地上爬起来,回到了席中。
    只有辛评眼圈红了,哽咽着向主公行了礼,又被主公示意左右扶起,温言安慰了几句。
    牵招看在眼里,心里有点嘀咕。
    非常流畅,也符合他之前听说的……主公帐中的风格。
    但还是有些点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说不清楚,就只是觉得不对劲。
    好像这些人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知道这件事的结果。
    但这就奇怪了,辛评杀还是不杀完全是主公一个人说了算的,怎么会有人像是早就知道一样呢?
    ……若是早就知道主公不想杀辛评,何必还来这么一出?
    他皱眉打量起那些人,目光并不躲闪。
    那些人回到座位上,有的相互交谈,有的正襟危坐,看起来都很正常。
    但牵招还是觉得很奇怪,他总觉得他们在悄悄地打量他。
    ……是他想多了吧。
    “既罚了过,自然还要赏功。”主公的声音忽然在上首处响起。
    就在牵招觉得他想多了的那一瞬间,明明主公没有提起他的名字,一双双眼睛忽然都望向了他。
    “子经攻城有功,”随着目光转过来,他的名字也被主公喊了出来,“当赏!”
    牵招愣了。
    在回营之后,牵招是做好了受罚的准备的。
    他是在撤军的路上收到传令官的命令的,这严格来说违背了军法。
    与后世许多传奇演绎作品不同,名将们对自己军队的统治力是越大越好的,最好将士们全是提线木偶,进退听令,如臂使指。
    你想退,你应该派人赶紧回去问一句情况是不是有变,而不是自己判断,一听敌军有援,立刻风紧扯呼,撒丫子从那么远的柘城一路狂奔回冀州军大营。
    但在估算了自己所率攻城兵马的伤亡情况,又与前军伤亡做了一个粗略比较后,牵招对这件事还是看得很乐观的。
    ……他这可是攻城部队,伤亡尚不及前军,够顶罪了吧!
    他已经想好了辩解词,他所领的是分兵,脱离主战场,并且极其容易被包围。既见陆廉分兵来援柘城,他就知道中军相峙后,主公一定是退兵了,陆廉才有余力赶来支援柘城。
    他甚至已经写好了一份情况说明文书,专等着军法官掀帐篷进来,一板脸给他带走。
    众目睽睽,这位性情刚直的军官自席间而出,从怀中掏出了那份替自己说明情况,请求宽恕的文书递了上去。
    --

章节目录

早安!三国打工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蒿里茫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蒿里茫茫并收藏早安!三国打工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