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连他的祖父,都曾经赞不绝口的女子。
他记得祖父曾说,虽然有太后擅国,但晋王烨有柳王妃辅佐,贺周社稷,便不至于陷入绝境,华夏之治,也还没到沦亡的地步。
那时陆芃想,祖父是否对当今皇后,太过誉。
但此时,亲眼目睹这个母仪天下的女子,冷静地告诉民众,没有实据证明废太后主导弑君,希望民众不要冲动,应当相信新法,不会放过罪大恶极之人,更不会让无辜者蒙冤。
陆芃愿意相信这话,因为他亲眼目睹了皇后清澈的眼睛,温和又不失刚毅的态度,故而当不知哪个士子要求,想要了解弑君罪案的审理状况时,他也忍不住附和,此时完全没有了被人利用被人煽动的谙觉,他觉得所有的情绪都是由心而发的,是啊,他也和其余人一样,都想要让废太后罪有应得,不愿意崭新的时代,中兴的希望,还存在这样一个毒瘤。
我会亲自审问废太后,今日必定会给诸位一个交待。皇后说完这句话,转身,推开那道宅门,跟着皇后入内的,仅仅两个宫婢而已。
陆芃已经再无疑虑,他也开始了质问,他们需要亲耳听闻薛谦等等重臣,将案情公告天下,不再是流言蜚语的猜测,他们想要明白,为什么朝廷还没有审决这一要案,究竟缺了什么实据,究竟,现有口供是否能够坐实废太后的罪行。
十一娘却在转身之时,才真正露出一抹微笑,与刚才温和的口吻不同,随着笑意起来的是,眼睛底下的锋芒锐色。
她推开这一扇宅门,却似乎看到幕布正在合拢,她抬眼看向今日那轮明艳的金乌,有十余息的时间。
很长的时光过去了,经历两生,到今天,终于要和韦海池彻底了断。
宅院里早已蕴积满颓败的气息,无精打彩的花草,随处可见的枯叶,尘垢布满空阶,雕梁垂挂蛛丝,心灰意冷的婢女仍守在井边呜咽,哀悼从此无望的人生。
韦海池气势汹汹打算喝斥门外的民众,却因那狠狠地一摔挫折了怒气,她大约清醒了自己的势单力孤以及周身狼狈,颤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已经没有了那股子勇猛猖狂,却仍是不甘的,愤恨的,她想她为什么要与这些暴民理论,这些暴民早已被柳氏的虚伪蒙蔽了良知,这些愚蠢的草芥一样的贱民,有什么资格决定高贵如她的生死。
更没有必要,去接受愚民的羞辱。
直到这时,韦海池仍不能正视心中的恐惧。
她失败了,彻底失去了希望,她辛辛苦苦的一生,以为经营获得坚不可摧的德望,实则从来就是自欺欺人而已,从一开始,为了擅权,不得不纵容贺烨及贺珅,便证明她根本就没获得人心所向,所以贺烨才能在太原起兵,逼往庐州,即位称帝。所以柳氏能不废吹灰之力废除她的尊位,把她幽禁在这处宅居,甚至打算利用舆论,将她处死。
那些暴徒,就这么想让她死。
她可是仁宗皇帝的生母,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女人,她怎能死得如此憋屈?
担负罪名,身败名裂!
她穷极财富建造的陵寝,不会做为她的葬身之地,这样死去,九泉之下,她再也没有荣华富贵可享,她会被小崔氏指着鼻子嘲笑,再也无法扬眉吐气。
她不想这么死,她还不想死。
多少恨之入骨的仇敌仍然趾高气扬地活着,为什么她要死在前面,她死了,不会有任何人为她哭泣,这些狂徒甚至会欢歌热舞庆贺,仍然辱骂她死有余辜。
那么她一生的经营,还有什么意义?
韦海池惧怕着将要到来的一切,更多仍是不甘心,她不敢面对门外的群情愤怒,也不敢躲进后宅闭眼堵耳的消极等待,她留在了外宅,就坐在正堂上座,她心存饶幸,竟寄望于陶葆仪等等正统系,她想这些重臣,或许仍存良知,闻知动乱,不会纵容暴民不敬仁宗生母,他们会谏言柳氏立即阻止,柳氏若还不想被人诟病,便会心存顾忌,逼于无奈平息这场事故。
而且终于,让她等来了皇后。
韦海池呵呵直笑,眉眼舒展。
十一娘让柔洁、绾芋二婢站在堂外,她一个人,施施然步上台阶,迈过朱槛,如意高头履踩在青砖铺得平整的地面上,沉静无声,她没有行礼,莞尔微笑着站定在韦氏的座前,打量两生两世的死敌。
到这田地了,仍然穿着艳丽的锦服,却散乱了发髻,没有浓妆修饰面貌,光秃秃的眉骨,显得无比滑稽,又到底是经过数十年的用心保养,皱纹并不多,但气色当然已见灰颓。
笑着笑着,舒展的眉眼凝聚起一股狰狞。
这才是韦海池,真正的面貌。
很远很远的记忆里,初次相逢,这个人很是温和,拉着她的手,轻声询问日常,不着痕迹地提起贺衍,告诉她贺衍的喜恶习性。
她感觉到那双深沉的眼睛里,笑意并不真挚,可她不知道原来狠毒到了那样的地步。
没有真正认识韦海池,裴渥丹就死去了。
后来的柳十一娘,借着稚拙的年纪掩示,一点点认识了韦海池的机心与恶毒,小心翼翼避开猜疑,楚心积虑获得信任。
终于是,把这权倾天下的女人拖下了巅峰宝座,如今可以任意决夺她的生死。
十一娘的笑意更深,甚至微微露出雪白的牙齿,颇有几分天真无邪的恣意。
他记得祖父曾说,虽然有太后擅国,但晋王烨有柳王妃辅佐,贺周社稷,便不至于陷入绝境,华夏之治,也还没到沦亡的地步。
那时陆芃想,祖父是否对当今皇后,太过誉。
但此时,亲眼目睹这个母仪天下的女子,冷静地告诉民众,没有实据证明废太后主导弑君,希望民众不要冲动,应当相信新法,不会放过罪大恶极之人,更不会让无辜者蒙冤。
陆芃愿意相信这话,因为他亲眼目睹了皇后清澈的眼睛,温和又不失刚毅的态度,故而当不知哪个士子要求,想要了解弑君罪案的审理状况时,他也忍不住附和,此时完全没有了被人利用被人煽动的谙觉,他觉得所有的情绪都是由心而发的,是啊,他也和其余人一样,都想要让废太后罪有应得,不愿意崭新的时代,中兴的希望,还存在这样一个毒瘤。
我会亲自审问废太后,今日必定会给诸位一个交待。皇后说完这句话,转身,推开那道宅门,跟着皇后入内的,仅仅两个宫婢而已。
陆芃已经再无疑虑,他也开始了质问,他们需要亲耳听闻薛谦等等重臣,将案情公告天下,不再是流言蜚语的猜测,他们想要明白,为什么朝廷还没有审决这一要案,究竟缺了什么实据,究竟,现有口供是否能够坐实废太后的罪行。
十一娘却在转身之时,才真正露出一抹微笑,与刚才温和的口吻不同,随着笑意起来的是,眼睛底下的锋芒锐色。
她推开这一扇宅门,却似乎看到幕布正在合拢,她抬眼看向今日那轮明艳的金乌,有十余息的时间。
很长的时光过去了,经历两生,到今天,终于要和韦海池彻底了断。
宅院里早已蕴积满颓败的气息,无精打彩的花草,随处可见的枯叶,尘垢布满空阶,雕梁垂挂蛛丝,心灰意冷的婢女仍守在井边呜咽,哀悼从此无望的人生。
韦海池气势汹汹打算喝斥门外的民众,却因那狠狠地一摔挫折了怒气,她大约清醒了自己的势单力孤以及周身狼狈,颤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已经没有了那股子勇猛猖狂,却仍是不甘的,愤恨的,她想她为什么要与这些暴民理论,这些暴民早已被柳氏的虚伪蒙蔽了良知,这些愚蠢的草芥一样的贱民,有什么资格决定高贵如她的生死。
更没有必要,去接受愚民的羞辱。
直到这时,韦海池仍不能正视心中的恐惧。
她失败了,彻底失去了希望,她辛辛苦苦的一生,以为经营获得坚不可摧的德望,实则从来就是自欺欺人而已,从一开始,为了擅权,不得不纵容贺烨及贺珅,便证明她根本就没获得人心所向,所以贺烨才能在太原起兵,逼往庐州,即位称帝。所以柳氏能不废吹灰之力废除她的尊位,把她幽禁在这处宅居,甚至打算利用舆论,将她处死。
那些暴徒,就这么想让她死。
她可是仁宗皇帝的生母,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女人,她怎能死得如此憋屈?
担负罪名,身败名裂!
她穷极财富建造的陵寝,不会做为她的葬身之地,这样死去,九泉之下,她再也没有荣华富贵可享,她会被小崔氏指着鼻子嘲笑,再也无法扬眉吐气。
她不想这么死,她还不想死。
多少恨之入骨的仇敌仍然趾高气扬地活着,为什么她要死在前面,她死了,不会有任何人为她哭泣,这些狂徒甚至会欢歌热舞庆贺,仍然辱骂她死有余辜。
那么她一生的经营,还有什么意义?
韦海池惧怕着将要到来的一切,更多仍是不甘心,她不敢面对门外的群情愤怒,也不敢躲进后宅闭眼堵耳的消极等待,她留在了外宅,就坐在正堂上座,她心存饶幸,竟寄望于陶葆仪等等正统系,她想这些重臣,或许仍存良知,闻知动乱,不会纵容暴民不敬仁宗生母,他们会谏言柳氏立即阻止,柳氏若还不想被人诟病,便会心存顾忌,逼于无奈平息这场事故。
而且终于,让她等来了皇后。
韦海池呵呵直笑,眉眼舒展。
十一娘让柔洁、绾芋二婢站在堂外,她一个人,施施然步上台阶,迈过朱槛,如意高头履踩在青砖铺得平整的地面上,沉静无声,她没有行礼,莞尔微笑着站定在韦氏的座前,打量两生两世的死敌。
到这田地了,仍然穿着艳丽的锦服,却散乱了发髻,没有浓妆修饰面貌,光秃秃的眉骨,显得无比滑稽,又到底是经过数十年的用心保养,皱纹并不多,但气色当然已见灰颓。
笑着笑着,舒展的眉眼凝聚起一股狰狞。
这才是韦海池,真正的面貌。
很远很远的记忆里,初次相逢,这个人很是温和,拉着她的手,轻声询问日常,不着痕迹地提起贺衍,告诉她贺衍的喜恶习性。
她感觉到那双深沉的眼睛里,笑意并不真挚,可她不知道原来狠毒到了那样的地步。
没有真正认识韦海池,裴渥丹就死去了。
后来的柳十一娘,借着稚拙的年纪掩示,一点点认识了韦海池的机心与恶毒,小心翼翼避开猜疑,楚心积虑获得信任。
终于是,把这权倾天下的女人拖下了巅峰宝座,如今可以任意决夺她的生死。
十一娘的笑意更深,甚至微微露出雪白的牙齿,颇有几分天真无邪的恣意。